我和老公踏着秋风沐着晚霞在原野里漫步,望着那热情的如火的晚霞,绵延不绝的远山,心中是从未有过的宁静。 一声牛的叫声惊扰了我的闲适,寻声望去,一群黄牛沿着山道欢闹着走来。牛群沐浴在落日的余晖里,让我不禁吟出:"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牧人驱犊返......"这样优美的的山野美景,恐怕只有这詩才能概括吧!牛群近处,我遇见一位年约七旬的老人,他身材瘦高,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他知道我们是支教的老师后,很热情的送我们花生吃,还很自豪的说起了他的家事。他说:"孩子们都去了城里安家了,也很孝顺,非要接他去一起生活,可他过不惯那种闲的要死,闷的发慌的日子呀!" 望着老人讲述时神采飞扬的笑脸,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亲,那和老人一样劳累一生,七十多岁了,还种着二十多亩地的父母亲;那每过几天就会打电话问我们姐弟几个米吃完了吗?青菜还有吗?要鸡蛋 吗?......无论我们姐弟几人怎么劝,也不愿离开土地的父母。父亲总是说:"还能干呢,不能吃闲饭。"母亲总说:"累命,闲着会生病。"其实,我知道他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不愿给孩子增添一丁点儿的麻烦,更有点儿不服老的精气神。 一阵秋风裹着丝丝凉意,携着谈谈的幽香,我寻着香气望去满山遍野的野菊花,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或含蕾,或欲放,或盛开。他们平凡,朴素,坚韧,耐的主寂寞,经得起风霜,就像我的父母一样的人。在他们面前,我又怎能感慨人生至秋,生命不公呢?我又怎么能安享闲适,不思进取呢?我只能吟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豪情万丈,重整行装再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