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不会认字叫做文盲;而几十年后,对美没有起码的认知,缺乏眼光和品位,恐怕会成为未来的文盲。因为,在未来,我们的孩子要操心的,不是怎么吃饱,更可能考虑的是,怎么吃才健康、怎么布置餐桌才更有情调。美是区别“活着”和“生活”的界限,也是未来重要的竞争力。
而什么是美育呢?它是一种对孩子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虽然,我们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为艺术家,但美育需要顺势而为,让每个孩子在未来,都获得有品质的生活。因为,美育修养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属,美将是未来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养。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会说,美育是艺术启蒙的一部分,专业的事请专业老师来做,岂不是效果更好?其实,家庭美育启蒙,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相反,“零基础”的家长因为不专业,反而不会给孩子太多限制,这也可能正是引导孩子爱上艺术、探索美的一种优势。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如何在家里给孩子美育启蒙?
首先,“跨学科”美育启蒙,更令人称道。家庭美育启蒙,不需要你懂艺术,“跨界”引导更有吸引力,比如你要是懂化学,可以跟孩子解释,这幅画本来的颜色不是这样的,因为氧化反应导致颜色发黄;如果你擅长历史,可以研究一下,皇帝生活在怎样的艺术空间……总之,你可以从自己最熟知的角度出发,引发孩子对一件艺术作品产生兴趣、建立连接,学着思考和理解艺术,这就是很好的美育启蒙。
其次,家长可以借助家庭中丰富的美育材料。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在家里,我们尽量为孩子提供能激发创造力的环境,让孩子尝试使用多种质地和形式的美育材料。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画笔和颜料,各种生活用品,甚至厨房里的食材,都是美育的好帮手,尤其是学龄前孩子,艺术启蒙往往是和感官发育结合在一起的。可以在家摆一些能随手取用的材料,不要时刻要求家里的整洁,因为灵感来的时候,小艺术家们是需要马上创作的。
最后,家庭美育启蒙,不要忘了自我提升。不知道你是否听过,孩子的艺术基因是可以改造的。但,这个改造不是从孩子,而是从家长开始。因为,你要是对艺术从来不感兴趣,怎么能奢求孩子对艺术有感觉呢?学有余力的家长可以了解一些艺术史,有时间不妨多看一些喜欢的艺术作品,哪怕是欣赏高水准杂志上的照片,都会对欣赏美的水平有所帮助,从而提高对孩子美育启蒙的能力。
在美育启蒙的路上,作为家长,最好能回归本源,遵从孩子天性与自然发展规律,耐心等待。最好,能陪伴孩子一起,享受一下满身水彩是什么感觉?其实,这不光是为了孩子,于我们家长而言,那就是“艺术陪伴、幸福加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