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湾

作者: 猫耳邮筒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08:56 被阅读2次

我们在“呱呱”落地时就注定了属于一座城,我们熟悉那里的每一条街道,熟悉哪里每一种味道。小的时候我们想着早点长大,长大以后就可以翱翔在广阔的天地。殊不知有的东西早已烙印进了我们的骨子里,即使我们离开了那座城,开始学会去了解和融入一个个未知的地方,去探寻不同的文化,我们依旧会在不自觉间去异地他乡寻找,寻找一些与记忆中相似的东西。

在外的人可能会有“吾心安处便是故乡”的洒脱,但真正让我们安定与欣喜的东西依旧是那些与我们若有若无的联系。所以每次出游我总是在寻幽探秘,在旅行的欣喜退去后,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些东西。

此次婺源之行去了许多地方,景色大同小异,大都是黑瓦白墙,漫山花朵。但江湾的景色让我触动,有一些记忆跳脱出来。江湾的牌匾前旅客络绎不绝,摆着各种姿势拍 照的人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旅行印记,探秘的人也在这里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欣喜。

同伴告诉我说游客与当地人总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游客热衷的地方始终是一些显而易见的标志,当地人游走的地方始终是当地最有故事与意蕴的地方。大部分游客要的可能只是照片里显现出来的旅行足迹,只有少部分人要的是了解这片陌生的土地。这次我也试着去了解江湾的另一面,与同伴顺着人流行走在江湾,看着道路两旁的店铺一间间从视野里向后掠取,店里的行人来来去去,有的人买到了自己中意的东西,有的人跨出大门走向下一间店铺。街景真实且繁华,但始终有点琐碎,像是武侠里的江湖,人来人往。

总感觉眼下的江湾缺了一点诗意,缺了画者笔墨下的单纯,缺少行人走在石块铺砌而成的小路上点头相视一笑的淡然。渐渐地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偏离游客所走的道路,折进了一条小巷。小巷只有三人并行而过的宽度,寥寥的行人在这里轻轻的走着,路旁有阿婆摆弄着一些小吃食,青绿色的清明粑上一缕热气萦绕,升腾的热气不由让我食欲大开。还是买了两个清明粑,清明粑的热气透过手传递到手上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个味道虽然不是记忆中的味道,但是这依然是此次婺源之行最大的收获。味觉记忆是人类最深的记忆,它让我们多年以后依旧记得那些独特的味道,味道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成为了他乡与故乡的联系,一根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线始终把我们与那座命里注定的城捆绑纠缠在一起。

江湾的建筑是普遍的黑瓦白墙,但江湾有一样东西是别处没有的。江湾每家大门墙上都有一块记载了家训的木牌。一开始我是诧异的,奇怪为什么要把这种家庭传承的内核浮于表面,让游客看到了解到。仔细一想才明白过来这样做的目的,江湾人展示家训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建立,还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播。在警示自己的时候,告诫他人。江湾的家训以这种方式得以传承,而我家的家训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流传。两种方式一种直白,一种含蓄,但无疑两种家训传承方式都是两个地方似有若无的联系。

婺源踏青之旅,开始以不同的姿态去旅行,去寻觅那些羁绊。

(作者:彭文鑫)

相关文章

  • 江湾缘♥江湾情

    江湾缘 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冰天雪地的数九寒天,一位孕前体重仅80多斤,身高1.5米出头的伟大母亲,经历了三天三...

  • 江湾

  • 江 湾

    我们在“呱呱”落地时就注定了属于一座城,我们熟悉那里的每一条街道,熟悉哪里每一种味道。小的时候我们想着早点长大,长...

  • 潇湘神

    潇湘神•江屿湾 文/陌上佳人 江屿湾,江屿湾。 山环水处水环山。 愿做老翁舟上客,鸬鹚灯盏伴吾还。

  • 金色江湾

    区位类似于金洲海尚 海盐落户政策: 18方落户1个户口,交一个月社保 开发商秦山,都一样 17年5月拿地 物业2元...

  • 寻找江湾

    (一) 生命从黑暗中走来,通过母亲的子宫,到达短暂人间的客栈。曾与你在一个母腹中孕育的生命,在彼此生命的路途中竟丢...

  • 走进江湾

    六月去江西婺源看望战友,顺道看看婺源的风景,从湖州驱车前往,江湾高速出口牌楼式的建筑与众不同,远远望去,伟人故里几...

  • 日落江湾

    四点出发去看日落,鱼嘴公园恰好位于河湾处,绵延十几公里的滨江带开辟了江边木栈道。已经好几年但我却是第一次来...

  • 浮梁载得半叶秋一一义乌江上的浮桥(5)

    江湾浮桥 据《延陵吴氏宗谱》记载:江湾浮桥首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

  • 复旦食堂看江湾,江湾食堂看经理

    前两天带孩子们去了复旦参观,获益匪浅。朵朵说的很有道理,多带孩子看看这些好的大学会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在心里种下一颗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 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lz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