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冼鐵生《肇慶詩壇遺音選鑒》連载
冼鐵生《肇慶詩壇遺音選鑒》節選:讀彭輅《婕妤怨》

冼鐵生《肇慶詩壇遺音選鑒》節選:讀彭輅《婕妤怨》

作者: 彭泰来文化公益理事会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10:56 被阅读0次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作品原文:

      彭輅·《婕妤怨》

      涼飈生夕殿,芳樹斂華姿。

      秋扇雖在篋,來歲可重持。

      妾身如落花,妾志比春雪。

      花落不再榮,雪消仍自潔。

      恩重命苦輕,輦下心敢忘。

      竭忠奉長信,未暇怨昭陽。

作者簡介:

      彭輅,字敬興,號東郊,鼎湖區龍頭村人。世有清徳,事親至孝。少以詩、古文受知于翁方綱、錢大昕,志高行清,能自成一家言。乾隆四十二年拔貢,校録四庫全書館,授英德教論。官俸所入,悉購書,日夕點勘,無間寒暑。所學旁通百家之言,所學淡泊嚴雅,非古不道,著有《詩義堂》二卷,庭訓有方,故其子彭泰來更有才名。

道光肇庆府志

作品簡評:

      《婕妤怨》,是一個古樂府詩題,屬楚調。據《樂府題解》記述:《婕妤怨》者,為漢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好美而能文,初為帝所愛,後幸趙飛燕姊弟,冠於後宮,婕妤被譖,自知見棄,乃退居東宮,侍太后於長信宮,作賦及紈扇詩以自傷悼,詞極哀楚,後人傷之,而作《婕妤怨》也。唐代詩人,多用此詩題,來寫宮怨詩,形成唐詩中一大主題。

      彭輅這首《婕妤怨》詩,正屬於詠史之作,抒懷古之幽情,寫棄婦之傷感。用五言古風體寫出“今古詩人悲憤同”。詩的開頭先運用比的手法,煊染環境,寫出宫殿夜來,冷冷清清,涼風吹來,倍覺悲淒,而宮殿的主人,便是芳容頓減,華姿斂淡。這是一個多麽淒清環境,詩人寄予極大悲憤和同情。接著進行議論:“秋扇雖在箧,來歲可重持”,秋天來了,涼風起了,“風起扇無功”,扇子雖然被棄,但扇主人把它貯藏於竹箧之中,待到來年夏熱時,還可以“重持”見用,扇子尚能有棄而再用之日,但宮人見棄,能否重見天日,再度受龐呢?不得而知咯,一般來說,機會甚微。須知“紅颜未老恩先断”,何況人老珠黄呢?物尤如此,人何以堪? “妾身如落花”,實是可歎,“妾志比春雪”,實為自慰。“花落不自榮”,“雪消仍自潔”,好花易落,委實可憐,而且不會再榮,這是自然界規律。但雪雖已消融,仍然潔白,其質是不變的,這是對受譖見棄的宮人的讚頌。最後四句仍然是見棄婕妤的自白:“君恩深厚,但妻命苦輕,我未敢忘記,唯有竭盡忠誠,奉侍大后於長信宮,對執掌昭陽的飛燕皇后,未敢怨恨”。好一個賢良淑德的棄婦啊!詩人對通過讚美婕妤的賢良忠厚來譴責皇權的殘酷無情,從而對君權的鞭撻,收到鑒古通今的詩教作用,對一個被剝奪青春而失去自由、幸福的棄婦深表同情,並揭露這個人間地獄的皇宮帝苑的黑暗。

漢成帝劉驁陵

      唐代詩人把宮怨詩作為一個大創作题材,一般手法都是對冷宮淒涼的環境描寫,烘托其悲慘氣氛。沈佺期的《長門怨》是:“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張修之的《長門怨》是:“玉階草露積,金屋網塵生”,李白的《長門怨》:“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王昌龄的《長信秋詞》:“玉顔不及寒鸦色,尤帶昭陽日影來”。唐人有關吟詠這類詩,的確千姿百態。

班婕妤墓

      彭輅這首詠史之作,正是繼承了唐人傳統而寫出自己以物喻人的獨特風格。

      附彭泰來《昨夢齋文集》節選图文:

    《先君事述》一文講述了彭泰來父親彭輅生前事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冼鐵生《肇慶詩壇遺音選鑒》節選:讀彭輅《婕妤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rm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