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今日看点教育
有多少次你明为教育孩子,实则是发泄自己?

有多少次你明为教育孩子,实则是发泄自己?

作者: 雨榭风亭 | 来源:发表于2016-12-01 19:39 被阅读167次
做父母是自身的修行!

01

前两天晚上的亲子游戏时间,我去洗澡,妍爸带小孩。

一出来,发现妍爸抱着妍妍坐在游戏垫上,捧着手机看视频看的津津有味。

我对宝宝看手机的态度是,尽量让她在两岁内少接触手机,PAD及电视等一切电子设备。我更愿意抱着她玩玩贴贴纸,讲讲绘本,给她唱唱童谣来度过晚上这段亲子时光。

所以当时看到了,就出声制止了一下,不要用手机看视频了,免得伤眼睛。

结果这对父女撇了我一眼,还是自顾自的继续看。

我转身回房间,再出来,反复几次,每次都提醒一下。但是还是没效果,心里一股火就蹭蹭的冒了出来。

过了十几分钟,总算是不看了。小妍妍哈哈的高兴的往我身上凑,想跟我亲昵一下。

就那一瞬间,实在压不住心里的怒气,扒拉开她搭在我手上的小胖手,跟她大声嚷道:“这么不听话,不要到妈妈这里来,自己一边玩去!”嚷完转身进了房间,撇下她一脸无措的呆在客厅里。

说实在的,嚷完我就后悔了。我心底里清楚,就算是看手机,我也不至于生气发火。

最近生活里好多烦心事儿,细细密密的烦恼,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还有未来的。

这些事情在我心里压抑已久,只不过因由这件事情发泄了出来。

宝宝很无辜,让她承受了我当时的坏情绪。虽然小孩不一会就忘的一干二净,又跑来闹着跟我玩,但是我很后悔。

我觉得自己是好妈妈,但是仍有很多时刻,本来就因为琐事,非常着急和烦躁。这个时候,在碰到孩子的不停痴缠,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而有的时候,工作一天,觉得特累,就想歪在床上刷刷剧,就想专心的处理个工作上的临时事情,就想自己静静地呆一会,……可是宝宝这个时候正需要你陪,一天没见到你,咿咿呀呀的要找你说话,找你陪玩。

说起来,我算是个性比较柔和的。轻易不会对家人发火,对待宝宝,我也尽可能的耐心。

不过,对我们这些普通的凡夫俗子来说。谁生活里没个糟心事,而这个时候,才是最考验自己的时候。

多少次,我们明为教育小孩,实则是发泄自己。

因为她弱小,她不能反驳你,因为你心里你就是权威,所以会借小事肆无忌惮的发泄怒火。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的怂,因为跟老公发火,会引发争吵;跟公婆发火,会引起家庭内部矛盾;跟同事发火,更加没有由头,以及各种顾及;跟朋友发火,会危及你们的友情。

所以,选择自己的子女,对这个对自己最没有威胁,但是最需要自己呵护的那一个发泄自己心里的烦恼和郁闷。

02

前一段时间,网上一个视频非常火。

是拳王邹市明老婆教训儿子的视频,视频里妈妈因为儿子轩轩把蛋糕和水活在了一起,脾气发的歇斯底里。

她说:你浪费粮食,简直可恶!我不配当你的妈妈,你也不配当我的儿子!钱是你爸爸一拳一拳打出来!

整个过程里轩轩不停的想亲近妈妈,请求妈妈的原谅,但是妈妈的回应是“滚远点!”

虽然母亲教育子女不浪费粮食,珍惜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是好意,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值得肯定。

我不知邹市明老婆当时是否有烦心的事情,或者是否刚跟老公吵架,但是轩轩在“爸爸去哪儿”里一直表现的很好,是一个好孩子。

孩子的一次好奇尝试因为母亲的粗暴回应,可能之后就再也没有了。

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义行伤害之实,打着教育子女的旗帜,但是实则是自己做不好情绪控制,而把怒火发泄给子女身上。

这种情况在生活里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很多网友才在看了这个视频后纷纷点赞,觉得她的教育方式很多普通人也在用。

这就比较可怕了,当一个错误的观点被传播,很可能影响的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家庭。

03

王芳在“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这本书里写到她采访的一个案例: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女儿各种叛逆,不爱学习,甚至夜不归宿,妈妈各种招想尽了,也无法改变孩子。

所以上节目寻求帮助,王芳费了很大劲打开孩子的话匣子。原来妈妈生活压力巨大,经常因为琐事发泄怒火给孩子。

孩子的记忆里,妈妈暴躁易怒,说打就打。

有一次回家晚了,预料到妈妈会发火,结果进了家门,果然,妈妈冲上去不分青红皂白一顿猛揍,把孩子鼻子都打出了血。

孩子恨恨的说,我现在老是不听你的话,是要把我受得还给你。等我考上了大学,出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

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很震惊。没有想到,自己的情绪化,带给女儿如此大的伤害。

经由这个节目,这个母亲有所警醒,后来母女两的关系有所改善,女儿也最终考上了大学。

当母亲的情绪化很严重的时候,这种情况遇到叛逆的儿女的几率会大很多。

一个好妈妈不需要特别完美,但是需要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我有了情绪,也尽量不要发泄在子女的身上。

当真的有情绪时,跟孩子说:妈妈现在有坏情绪了,但是是因为其他的事情,并不是你的错。

我一直认为,做父母就是自身的一场修行。

在这条路上,我不断因由母亲这个角色,认识自己,慢慢成长。

还好,我并不需要成为一个完人,但是作为孩子的榜样,一个温和,遇事不急不躁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益处。

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也能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所受益!

相关文章

  • 有多少次你明为教育孩子,实则是发泄自己?

    01 前两天晚上的亲子游戏时间,我去洗澡,妍爸带小孩。 一出来,发现妍爸抱着妍妍坐在游戏垫上,捧着手机看视频看的津...

  • 培养孩子的三个能力

    聪明的妈妈,教育孩子不会对谁无限度依赖,;聪明的妈妈,教育孩子不会对谁颐指气使,发泄自己;聪明的孩子,教育孩子不会...

  • 自我教育(5/365)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托尔斯泰 ...

  • 拖延症反反复复好不了,怎么办?

    Part 1 想一想,你有多少次,明明为任务留下了大量的时间,却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动手? 又有多少次,明明斩钉截铁...

  • 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TA的想法和动机

    曾经多少次,我们叱责孩子不听话、不懂事…… 孩子不按父母指令做,会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挑战,会训斥、会发泄,直至孩子...

  • 家庭教育学习感悟总结

    我是谁? 即活出与自己认为的身份对应的模式 关于教育? ☞你是在教育你的孩子还是在发泄你的情绪? ☞学习一次就能保...

  • 养育孩子就是养育情绪

    处理情绪最重要的原则是发泄。 而家长最高的智慧是告诉孩子以下三条原则: 1.在发泄情绪时不能伤害自己 2.不能伤害...

  •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托尔斯泰曾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最...

  • 如何才能让孩子获得快乐的人生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托尔斯泰 添油加醋的妈妈 今...

  • 自我教育

    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这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多少次你明为教育孩子,实则是发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sa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