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孩子会让父母谦卑,养到比较难搞的孩子,做父母就有机会重整生命。教养孩子,有引导的必要,就有权柄的存在。权柄的解释是:从爱产生,用正确的方式施行出来的管制引导能力。
现在很多父母说他们要当孩子的朋友。那这种观念是否正确呢?父母和孩子之间,可以有朋友关系的知心,但父母不是儿女的朋友。亲子之间可以存在友谊,但是父母不等同于朋友。父母的角色无法被朋友的角色取代。
朋友之间只有对等的关系,没有权柄。一切,都只能有来有往的交流,商量。而管教的定义是:管,给予界限,然后用赏和罚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停留在界限里面。教,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认识界,并且有能力守住界限,最后成为一个能够自立界限,并且尊重别人界限的人。
单靠朋友关系,没有正确的权柄运用,根本无法做到以上诠释的管教真义。
作为父母,必须好好珍惜运用这份权柄,才能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管教,扶持孩子健壮成长。
倘若父母只会用权柄来处罚孩子,那不但没有真正管教,而且还会带来无止境的惧怕和怨恨。
要正确的使用权柄管教,而不是放弃权柄管教。不懂得健康的敬畏尊重权柄,会使孩子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一路辛苦。
权柄中涵盖两块,第一是使用权柄管教孩子,第二是从权柄中释放自由给孩子。
权柄管教,目的不在控制,而在于帮助孩子认识界限,尊重界限。
控制,目标在立即的效果。管教,只是一个途径,迈向一个更远目标的途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训练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重要,但对于清楚的是非,却不应当沦为训练思考的选择题。许多日积月累的好习惯,其实比明白善恶之后的选择,更容易整理消化吸收。
活过大半辈子的人,会回头珍惜年幼不懂就养成的好习惯,因为自由选择之后往往不见得能跟上去。
人常常不是不知,而是不能。
而权柄管教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借着管教,让孩子的生命习惯在一个于他们有益的法则和规律里。这些习惯,往后要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能力。
对所有父母来说,运用权柄管教是个学习的过程,我们都爱孩子,爱有时让我们软弱,无法坚持,害怕冲突。
在权柄管教中的几个重点:
1、界限要清楚
2、态度前后一致
3、说到做到
4、冷静
接受健康的权柄管教的孩子,会比未经权柄管教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总有一天,因为拥有坚韧的根,紧紧抓住属于脚下那片土壤,它们会长成有枝有干的大树。这样的孩子不会变成被洒在无边的旷野里,自由重生,让环境天气决定成长方向的小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