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方面
【家庭背景】爷爷是当地的乡绅,父亲是当时的文科状元 ,所以家庭背景好。
【爷爷的陪伴】在这一讲,让我受到启发的是书中提到的家里的其他人(除了爷爷)对王阳明的顽皮都表示很烦恼,很担心他的以后会无作为....但除了担心,却没有做出任何的行动去改变这种情况。相反,他的爷爷坚定的相信的王阳明以后的一定有大作为,所以他会陪着王阳明一起读书。
【爷爷的品行与学识】王阳明的爷爷是一个对他影响很深的人。我通过爷爷喜欢竹子,猜测爷爷内心是个正直、谦逊、谦虚、有空杯心态的人(这跟爷爷在当地受人敬仰、尊敬,心相呼应)。同时爷爷也饱读当时的名著、经史,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是个保持进步的人。
爷爷的品行在陪伴王阳明的过程中深深的熏陶着他。
智及仁守
文中讲到王守仁的姓名出自孔夫子的一句话:知(通“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拓展: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人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里讲到了“仁”的重要性,某一个人的知识很高,智慧很高,他的知识能力足够让他达到某个境界,获得某些成功,但心中没有仁爱、博爱、仁义的精神/价值观,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最终也会也会失去的。
通过名字可以感受到他爷爷对他的期望多高,希望王阳明在达到很高知识境界时,仍然保留仁爱、仁义的精神,以“仁”去督促自己的行为。
通过【智及仁守】又一次加深了我对仁义、仁爱、善良的理解,告诉自己保持一颗仁爱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