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4-叶芝(William Yeats)

4-叶芝(William Yeats)

作者: 烟雨江南_5e04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0:36 被阅读0次

在叶芝之前,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叶芝了解象征主义提供了帮助,所以首先简述一下西蒙斯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评论。

西蒙斯的象征主义诗论。

西蒙斯的诗论不系统不成熟,存在很多误读成分,大致归纳如下。

1. 法国优秀诗人和诗作都存在象征主义成分,(这当然有夸大之嫌)。

2. 象征主义脱离实体存在,追求内在精神和超验世界,(这将象征主义理解为神秘主义)。

3. 象征主义追求超验,是为了经由美的事物达到永恒美,(这与当时的唯美主义合拍)。

叶芝是爱尔兰/英国诗人和诗歌评论家,是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象征主义诗论创见如下。

象征与隐喻的关系。

1. 隐喻是象征的基础,象征的玄想符号包含隐喻因素。

2. 象征是隐喻的提升,象征是隐喻的体系,比隐喻更深刻、完美、动人。

象征的内涵。

外在形式与内在感情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象征。

1. 形式通过象征唤起对应的感情。

2. 感情需要对应的形式通过象征得以表达。

3. 象征内在于一切艺术形式,是诗歌感人的根源,是衡量诗歌高低优劣的主要审美标尺。

象征主义的美学风格。

1. 努力追求并驾驭想象力。

2. 凭借想象力找出最完美的形式和韵律。

3. 超越外在世界和日常意志。

4. 充分表现微妙的内心世界及其神秘的生命力。

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1. 感情的象征——只唤起感情的象征,缺乏丰富性。比如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象征,能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2. 理性的象征——只换气观念,或者混杂着感情的观念的象征,缺乏生动性。

3. 完美的象征——包含感情的理性象征。比如但丁作品中的象征,能让人体验到与上帝合一的至高境界。

感性与理性结合创造象征。

1. 诗歌象征的创造有其神秘的、非理性的一面,真正的象征只有在神迷状态下才能萌发出来。

2. 理性可以激发灵感,催化象征,理论和批评是艺术创造的前提和先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叶芝(William Yeats)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jm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