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内心的秩序
文化后盾曾经发生过作用,宗教、爱国主义、民族传统及社会阶级塑造的习俗也曾提供过秩序,但当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残酷的混沌时,一切都失效了。
——反思:文化编织的神话,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它悄然地让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在我们内心享受优先排列的特权。它制造噪音,扰乱我的内心秩序。在个人价值观念体系的构建中,到底什么才应该摆在前位,糊涂的活法有可能一生都在糊涂里。海子那句诗说得好“我来到人家走一遭,我该看看太阳。”那么在我的生活里,太阳照在哪里呢?我还是一个格局庸俗的人,先从照顾身体,安放灵魂开始吧。
闭上你评判的嘴
我们逐渐认清,我们的道德观只适用于自己的文化。在此信念下,不能用一套价值标准去评判另一套价值标准。由于任何跨文化的价值评判,都必然迫使所评判的文化暴露于另一套全然陌生的价值标准之下,因此根本无从比较。
——反思:你会不会发现生活里,评判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看电视新闻,我们评判国家政策、社会现象;看书籍,我们评判学术观点,作者视角;学校里,公司里,单位里你更是避免不了被评判的命运。就连朋友之间喝茶,也有意无意地彼此评判。每个人的价值标准之后都有他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一种价值体系全然用另一种陌生的价值体系去衡量,恐怕无所适从。用第三者视角看待事物。注意一件事,目的不在于改善或批判它,只要能够观察和了解事实,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足矣。
出人意料让人乐趣无穷
乐趣,是指一个人不仅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更超越既有制约,完成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享乐转瞬即逝,乐趣回味无穷。
——反思:竞争,投机,眩晕和模仿这四种游戏形式都是以延伸体验给人带来快感。享乐让人迷糊地沉迷,它难得创造价值感。而乐趣却能给人带来新发现,创造感,带给人全新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实在让人可惜。孩子入学以前,学习新技能常能给他们带来乐趣。入学以后,当学习变成一种不得不做的负担后,学习新技能和乐趣的连接却越来越弱。工作以后,大部分人演变为要附带报酬才肯在新技能上投注精力。乐趣越来越难被体验,于是更多人选择沉迷于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