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转折
即将迎来人生中的25岁,以前总觉得很遥远,现就在眼前。
回想十年前的自己,正读初中,我的少女时代都在努力追梦,憧憬着美好未来。
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确是,十年后,我并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面对现实与理想,我不得一步步低头,但内心却不屈服的。
在许多朋友、同学中眼中,我是上进好青年,很努力,也很勤奋,但我觉得这些美好的词,离我还很遥远,我只不过是在坚守那份初心。
我最怕自己无欲无求,甚至对事物的好奇心都需要去制造。
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我写下了梦想清单,愿小有突破。
1、 多运动,做到每周至少一次;
2、 看50本书籍,写读书笔记 ;
3、 每周看一部电影;
4、 多练笔、多写作投稿。
梦很远、路更漫长,想要的并不是垫垫脚尖就能够得着,更需要全力以赴。

二、岁月漫长,我们慢慢来
今天是先生给我写留言的第656天,他说:会一直写下去,直到写不动为止。
有时给我分享的是所看书籍的感想、一些经典的语录,有时是一天中发生的新鲜事,也有时是想对我说的话。
总之,岁月漫长,我们慢慢来。
每个周日,我默认为家庭陪伴日,我们会一起去散步买菜,回来时,我做饭菜,煲汤,他洗碗,互相配合,共同参与其中,创造一个有烟火气息,有爱,有温暖的家。
我每天基本会早起做早餐,然后一起享用。出门前他会给我一个深情的拥抱,然后与我告别先去上班。
晚上若是先生先回到家,他会在客厅等我,听到开门声,会问候我一句“回来啦”,我微笑示意,先生立刻会起身给我倒好一杯温水。
睡前我也会给他一个拥抱,互道晚安,就进去了梦乡。
感情再好的两个人,有时也会磕磕碰碰,但是我们会约定好,打电话时,不能不接电话;就是再生气,坏情绪不能留到第二天;不恶语伤人。
余生,我们将携手走过漫长岁月。

三、年前回娘家
昨晚打电话给父母,得知我要回来。
今天一早父亲就去上街买肉,买菜,还说要多备一份,要给我带回城里,父亲沉甸甸的爱意,我备受感动。
上午九点半到家,父母、姐姐,都在忙碌着,准备做丰盛的午餐,我也放下手中的礼物,一起来帮忙。
中午一家人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地吃午饭,这样的情景,好难得。
每次回家都是开开心心的回,离别时总是那么的不舍。
《目送》一书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四、难忘家乡情
家乡位于河源市的中部,是一个偏远的山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在家乡的这片土地生长了二十多年,这里有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还有蔚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河、连延不断的山丘作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乡的人,每户基本都分配有良田,主要以耕种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节气的更替: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自然赋予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我喜欢家乡四季分明的景色。
最难忘的是家乡河。家乡河从东流向西,经我家门前缓缓地的流过,是田地的主要灌溉水系。
家乡河,有时像个恬静的少女,美丽动人,吸引顽皮的小孩,与她玩耍和交流;有时又像一个怪兽,淹没门前的小桥,阻挡我上学,又吞没河边的良田,使家人伤心难过。
好在,现在一切都越来越好了。
家乡是我的根,无论走到何处,不能忘记回家的路。

五、今日除夕
爆竹声中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
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有糖果吃、有新衣服穿、有烟花玩……还有对肉的渴望。
在物质匮乏的农村,平常家里的养的猪和鸡,是要拿去换钱的,卖的钱就是我们三姐妹的学费。
只有过年过大节才舍得吃肉,过年买猪肉,一买就是二三十斤,一部分晒制腊肉,剩余的全部炖红烧肉,少则吃到元宵节,多则吃到开春。
犹记得小时候年三十这天,我们全家都会早起,按前一晚父亲安排好的任务去执行,早上天还未亮,大人就开始煮水杀鸡宰鸭,姐姐洗衣服,我和妹妹贴春联、打扫卫生,家里忙碌又热闹的景象。
家里杀鸡通常最少是两只(一只阉鸡公,一只生鸡祭天酒),宰杀好后下锅水煮,半大锅香浓香浓的鸡汤,不需要任何佐料已是美味又清甜。把煮熟后的鸡先捞起来,再倒入几量杯米同锅煮,加点芹菜,就是清甜美味的粥了。
待贴好春联,开始“祭天酒”仪式,门前摆一张小桌子,用盘子装好端来贡品:一只生鸡、若干鸡下水、一块猪肉,一块豆腐、三个苹果、一把小刀,三杯酒斟上三轮,插上香烛,黄纸烧完,一家人毕恭毕敬的站成排,念叨着祖宗保佑等吉祥祈祷的话语,鞭炮放完,算是祭天酒结束了。
下午三四点就开始洗澡、洗头、换上新衣服去串门。
晚上的团年饭是比平时都要早的,五点左右开始,因为吃完饭就可以早点看春晚,边吃瓜子小吃,边话家常。
还有盼望的压岁钱,每年祖父母、父母都会给我们三姐妹派利是(红包),顺便捎上祝福,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这类的话语。
如今长大了,时代在变,我们的心境也不一样了,现在过年最盼望的是:团圆。

六、初遇见小林老师
初遇见小林老师,是因为他的摄影书籍《时光映画》。
后买了其它散文书籍,偶然发现插图是出自小林老师,感到很惊喜。陆续又了解到更多关于小林老师的故事。
他不仅是一名高校教师,而且多方面都有涉猎,比如:摄影、漫画、书法、国画等都是一流的,难得的奇才。
昨日小林老师在公众号推送新文下方,分享了关于公众号的小故事。
他写道:“公众号是他业余时间在做,本职工作是高校的老师,既没有团队,也没有助理,我们所看到推送的创作、排版、精选评论和回复,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一直以来,给自己给公众号的定位都是个人空间,没有商业化,也不是帮朋友推广的平台,因此婉拒了许多的请求和邀约,感到抱歉。同时也说明了缘由,希望是一个单纯、清爽、看得舒服安心的公众号……只喜欢有趣,名利却不太留意,热爱朋友,不会为了利益出卖友情,也绝不会把朋友们当流量卖了。” 我看完这段长长的话后,心里有很大的触动。
现在的公众号流量为王,人人都想实现兴趣变现、知识变现的年代,作为百万粉丝的大号,他能做到不为利益卖流量赚钱,真的是一股清流。
也曾了解到,他也热爱做公益,为山区的孩子捐赠物资,使我更加钦佩他对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金钱的态度。
小林老师的优秀和良好品德,都是我值得学习的,也是我成长路上的榜样,愿我能及他的千万分之一。

七、写作路上“剩者为王”
今天是坚持写作打卡的第14天。
我看了一下,截止昨天,连续打卡没有间断,包括自己在内的总有6人,谢谢小伙伴的陪伴,愿都能打卡下去。
近半个月来,我养成了良好的微习惯,也把写作当成大事一样在做,有时先生还会提醒我,记得打卡,有爱我的人在支持,我内心倍受感动。
当写作、阅读像呼吸那样自然的时候,或者就无需说“坚持”这两个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