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星期二 晴
进行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性被破坏,而后的任务就是把它彻底击溃。在战争领域内,理论是苍白的,丰富的战争实践才是重要的。
《亮剑》这本小说就是以战争为主,全程以历史为线,描述了李云龙、赵刚、楚云飞等人的战争家国情怀。

李云龙是一个叱诧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的一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他的人生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
而至于我们,是否也应该如李云龙一样,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绝不倒下呢?
但是我们不能学李云龙以大老粗为荣,鄙视文化,这是李云龙的一大缺点。如果李云龙不这样大老粗的话,我想他在军中也不会这么有声望,虽然他对战争有天赋,但我觉得他的性格也是他传奇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一定的程度上,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大老粗”,但他的不幸也许也和这个有关……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虽然他在逝去的时候后悔了,觉得应该好好学习文化,但那是也为时已晚了……他终究辜负了赵刚希望他多看看书的期望。
时至今日,一切空话不必说了,还是做件切实的工作,借以立功自赎为好,免的逃难,免得为人民所唾弃……
李云龙就是视一切理论于粪土,对他来说,行动胜于一切,光说不做假把戏,在抗日战争的那个年代,确实理论不管用,因为发生的事你永远都意想不到。时势造英雄,李云龙这个英雄就这样横空出世。
可惜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不仅牺牲了很多知识份子,连李云龙也被牺牲了。
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个将军,他就像那只传说中的荆棘鸟,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身体的一瞬,他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只是放开那可媲美夜莺的歌喉,直到生命之终点。但是,当他扑向那棘刺时,他是知道的,他是明明白白的,然而,他却依旧要这么做,依旧把棘刺扎进胸膛。不,他并没有死,涅槃后的那只荆棘鸟终修得正果,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火凤凰。
李云龙是心甘情愿的死去的,他是为了人敏,为了国家,为自己军人的尊严死去的。当时的社会让他灰心丧气,一直革命是为让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吃饱穿暖,真正的富裕起来。可是,到了革命胜利了这个愿望依旧没有实现,农民依旧吃不饱穿不暖,革命军人也饱受摧残,正义之士都被处死,唯流一片“小人”弄的整个社会乌烟瘴气,昔日的战友都魂归故里,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可值的李云龙留恋的呢!
忆昔年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生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