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财富不只要节流更要开源一样,时间也要靠创造。关于时间管理,阅读前面的内容,知道了一定的方法,更重要的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首先我们要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才会改变我们。
这一章的内容虽很少,但是我反而思考的更多,因为培养一个好习惯很重要,是陪伴一生的财富。
关键词:秘诀
培养习惯的秘诀是少而慢,不是多而快。
制定一个计划,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否则不切实际且不易坚持。如果第一天第二天就把弦绷的紧紧的,只有前几天劲头大,那就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了。
记得有朋友跟我说,她去健身房总是坚持不下来,尤其是跑步,跑一会儿就累了,跑几天就烦了,我就建议她试试快走,或者跑步机的速度不要太快,在5-6之间就好,相当于快走,这个也是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你想要靠跑步减脂,需要至少运动40分钟及以上,且心率保持在一个范围不能太慢或太快,否则减掉的只是水分,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想要做到少而慢,和这个道理一样。
偶尔对自己不要太苛刻,比如早起计划,一个月能够做到25天完成,就已经是成功了。比如写作,随手拿笔记本或者手机记录下来,每天不用多,一点点积累,而通过头脑风暴记录下来的灵感,有时候比去咖啡店坐一下午写出的东西都要好。
香港作家亦舒结婚生子后,有每天5点钟就起床写作的习惯,所以依旧够保证一定的出书量,这点她老公非常惊讶,你哪里来的时间和精力啊,于这点,亦舒非常自豪。
书中老付还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他把走过的路比作雪地,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能看到一个个清晰的脚印,但是看看前方的路却是白茫茫一片。
路是要靠双脚一步步走的,有时候我们着实需要点“莫问前路”的精神,边走边找,慢慢为自己定位。
关键词:方法
培养习惯的好方法:
第一、找到驱动力。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每天早上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确实是真的。
外在的碰撞总是不如内心的开启更自然、更有效。内心的力量是强大的,找到驱动力,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比如“三年内成为领域专家”,“坚持365天每天阅读一本书”等等,有了强烈的夙求,动力也就足了。
第二、再微不足道的成就也要大肆庆祝。其实对于书中的这点,我个人理解要分两种情况:正面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催眠。这两者是不同的。这点灵感来自于透析英语的创始人伍君仪教授。
四大名助中,有一个小女孩的爸爸对着大家说女儿:“她的的话十句没有一句是真的。”我觉得,无论孩子多么叛逆,她依旧是孩子,她的生命还有很多可能,爸爸的一句话很有可能把孩子内心深处的纯真抹杀,会把她往坏的地方引起。主说:凡事都要朝好的方向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鼓励很重要,我们需要亲友的鼓励,有时陌生人的一句赞扬也充满力量,但是最重要的是:自我鼓励。
鼓励很重要,正面的自我激励比后悔万分、良心谴责要好。有时候,把“不要…”的心理暗示换成“要…”,把口号里“放弃…”的字眼换成“保持…”岂不更好?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们,纠错题最终的结果无非是想得到正确答案,那么干嘛不加深正确答案的印象呢?
自我催眠则无益。但是有时候鼓励的过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刚开了个头,就骄傲了,做的刚出一点成绩,就膨胀了,这是浮躁不踏实,这样的自我鼓励不可取。
前几天去恩师刘老师家里,她是教钢琴和声乐的,还带了一个合唱团,已经达到了准专业的水平。她谈起了踏实的这个话题,踏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对于学艺术的人来说,无可厚非长相、天赋,都很重要,但是却不是最核心的。一个长相平平,甚至笨拙愚钝的人,只要肯踏踏实实地走,一定能有所成,至少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她的学生里,只有那些肯吃苦肯坚持的人才能够有所成, 凡是她的学生,上钢琴课都哭过,泪水不知流了多少,因为她要求很严格,课堂上不轻易夸奖,因为甜言蜜语有时候是让人懈怠的利器。然而在一次次踏实的基本功练习和无数次登台的历练后,走下来的人都很优秀。有的屡次在国际大赛中拿奖,有的还在读中学就早早被好学校相中提前录取,还有很多去国外优秀艺术院校深造的。多年以后,每一个人都感恩老师教的这段岁月,也许当初哭得最痛的便是如今最棒的。
2011年,美华裔蔡美儿出版的《虎妈战歌》在西方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她成功考上常青藤盟校的两个女儿却证明了虎妈教育模式的成功。
所以自我催眠式的鼓励要另当别论,不能和正面的自我激励混为一谈。
第三、培养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为什么会有团队一说呢?因为我们做事都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督促和汲取力量。人的内心深处是渴望被理解,被欣赏的。相信再独立的你、再享受孤独的你,也一定感受过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现在有很多线上微课,几百人聚在一起听牛人讲课,克服地域和时间的问题,大家聚在一起,为了一个话题而思考和努力,一起讨论,也是不错的。前不久我参加的思维导图,收获最大的就是能够和几百个人伙伴一起学习,见证成长,有时候,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而共同努力的感觉真的很好,不是吗?
掌握了一些方法,并且有了自我约束力后,再去寻找集体把,毕竟,万事开头难,这个头要靠自己开的,找一群人只是助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而这个前提就是,你已经打好了基础。
康德说过:“自律即自由。”书中老付也说得好:“我们不是在培养习惯,也不是在时间管理,而是选择内心自由的生活方式。”
(#5179-张阳-迟日未央-橙子学院码字岛第七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