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这一职业在古代是一个高危职业,“士为知己者死”也成为了刺客信条之一,往往也带有中国武侠的浓厚气息。而刺客作为一个职业,最早出现在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一经职业化,就有着无数怀着深仇大恨的人前赴后继地慷慨就义,人数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排行榜。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生动地记述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这五位春秋战国的著名刺客,他们也成为了排行榜的前茅。

结局最完美的刺客
在这几位之中,结局最好的就属这位了——曹沫。曹沫是鲁国人,而鲁国和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相邻的两个国家,因此,经常会爆发一些矛盾。但是鲁国却在与齐国的战斗中多次失败,丢失了一部分国土。
而在齐鲁的割地盟约这一原则的事情上,曹沫也是无法容忍了。在即将签订盟约之时,曹沫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逼迫齐桓公将国土归还鲁国。曹沫镇定地退下之后,齐桓公想翻脸不认账,相国管仲认为齐桓公作为霸主不应当为了小利而失信于诸侯,齐桓公大度地接受了建议。这样,曹沫既达到了目的,又没有受到惩罚。

最佳创意奖
专诸是吴国人,刺杀之刃是吴国公子光的竞争对手吴王僚。公子光在宴请吴王僚的时候,埋伏了很多甲兵,但吴王僚的警惕性很高,带了很多卫兵前来。但是,最佳的搭档也就此登场。喝了会儿酒,公子光假装脚疼,回到后屋去处理一下,然后专诸利用进献烤鱼的机会,用鱼肚子中的匕首刺死了吴王僚。不过,最后自己也是死在了侍卫的剑下。

最感人的刺客
严仲子因仇怨要刺杀韩国国相侠累,找到了勇士聂政。当时聂政带着母亲和姐姐逃亡在齐国。严仲子请聂政刺杀侠累,聂政以奉养母亲为由推托了。但在母亲去世后,他入相府杀死了侠累,却无法逃脱,为了不牵连姐姐受罚,于是毁容自尽,让韩国无法查明刺客身份。

最假的刺杀
豫让投靠在智伯手下之后,智伯不就便被仇家杀害。豫让先后两次刺杀仇家赵襄子。第一次是在厕所进行刺杀,但是却被对方识破了。但对方并没有杀他,把他放了。
第二次是埋伏在一座桥下进行刺杀,没想到又失败了。在临死之前,豫让心有不甘,便请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刺上几下,也算是刺杀了。而赵襄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感染了降智打击,竟然也是同意了。

排名第一,最为出名的刺客
荆轲被看作是古今刺客第一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是很贴切地形容了他。他虽然最终刺杀失败,仍然被列为刺客榜之首,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刺杀的是万人之上的始皇帝——秦王。秦王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到了人心可畏的地步,就连那些不要命的亡徒都对其敬畏三分。而荆轲居然是镇定自若地面对秦王,这首侠士风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的刺客了。

第二,知遇之恩,死生相报的义气。荆轲刺杀的根源也是与太子丹有关。太子丹收留了荆轲,对于荆轲来说是由知遇之恩的。荆轲的刺杀,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行动,毕竟这是一次史上最大刺杀案。但是秦舞阳的迟到以及刺杀前的慌张使得荆轲失去了有利的帮手,但是为了报答太子丹,荆轲还是慷慨就义了。
就因为这两点,足以让荆轲位列刺客之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