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辨与实践
从《Gone girl》开始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

从《Gone girl》开始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

作者: Kellerman | 来源:发表于2016-10-01 16:09 被阅读27次
Control

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三观的书不多,这算是一本。我从来不觉得男女主人公最后闹成这样是因为所谓的阶级不同或者用传统一点的话来说是没有做到门当户对。在我的理解里,他们俩虽然是有阶级差异,但是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应该是各自对婚姻认识的不同。

而这种认识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人性的不同,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女主人公有着非彼寻常的人生,但是非比寻常并不意味着健康,畸形的家庭造就了她这样畸形的人格。喜欢走极端,没有同理心,不会愧疚,睚眦必报基本可以定义为反社会人格了。这让我想起了前阵子的热门讨论话题:“真的每个人都有资格当父母吗?”其中有一个人的说法让我哈哈一笑之后还让我毛骨悚然,他说:“现在的社会连开车都要培训一下之后再由相关部门审核资格,可是当父母却没有任何监管措施。”

可能不太会有人去质疑一个人成为父母的正当性,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下意识会去攻击产生这种质疑的人,但是这样的质疑真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吗?换句话讲就是之前说过的这个问题:真的每个人都有资格当父母吗?

猛一看,好像每个人都有生育的权利,自然就有成为父母的权利。回想在社会上一些现象我们仔细想想却也犹如阴风过耳。大家都知道有过前科的人在社会上是会处处受制的,特别是一些较为严重且基本不可能被纠正的罪犯,例如恋童癖,虐待狂,亦或是某些极为变态的类似精神病的案例。一般的企业不会要犯过罪的人,不论这个罪有多么小,不论这份工作有多么简单。

可是却没有人质疑这类人成为父母的权利。

养育后代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艰难,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一份工作。这份工作牵涉到孩子的一生,也能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却成了没有任何门槛,任何人想做就能做的事情呢?

说到这,可能有一句话有人要说了,那就是:虎毒不食子。从这句话引开来那就是一个人不论在其他地方多么恶劣多么的没有人性,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会很好的。其实这句话也是经不起任何攻击的,毕竟虐待打骂孩子的事情数不胜数。

胡思乱想了那么多也没什么结论,但是想说,一个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家庭的教育,这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当成儿戏。

相关文章

  • 从《Gone girl》开始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

    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三观的书不多,这算是一本。我从来不觉得男女主人公最后闹成这样是因为所谓的阶级不同或者用传统一点的...

  • [天天用英语 2017.2.20] - Gone Girl

    Gone Girl 下载音频 Plot 来源:http://gillian-flynn.com/gone-girl...

  • 若相爱请深爱,如相杀请厮杀

    [三观不正预警] 早早看过Gone Girl,最近看完{我的危险妻子},又刷了一次Gone Girl,许多感触终于...

  • Gone Girl

    I was really astonished when I found its over seven thous...

  • Gone Girl

    这是一段非同寻常的假性亲密关系…… 最近读了一本小书,是知乎的盐系列中的《假性亲密关系》。书本非常短,是一位临床心...

  • Gone Girl

    She is crazy, all my friends are telling me. She is not i...

  • With Gone Girl

    小说电影做的事就是把生活中的人们本有的人性无限放大并充实。我想世界上确实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像艾米这样的人,在不自觉地...

  • Gone girl,gone love

    《Gone girl》是大卫芬奇2014年的电影,改编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畅销书,电影比小说好看。故事本身就特别具...

  • 婚姻,需要去修

    《The gone girl》电影里,对婚姻的阐述:(概括) 我们彼此曾经相爱过,但是后来,我们互相猜疑,彼此互相...

  • 摩登GONE GIRL

    我上一次见到简,是在三年前的大学校园。记忆中的她滑滑板,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Gone girl》开始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ir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