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你会阅读吗?

你会阅读吗?

作者: 弃珠飘零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18:29 被阅读86次

今天看了一篇彭小六的文章《为什么我可以靠阅读挣钱,你不行》,比较有感触,于是想写一篇回应的文章。并不存在对作者的意见,仅仅就阅读话题,分享一点我不一样的看法,讨论讨论阅读的思维,仅此而已。望作者不要因贸然提名而生气。

我先说一下我阅读的弯路。

中小学时期,仅仅是一种偏好,并无任何想法。只是因为不想动,还想给同学瞎显摆一下,于是抓着阅读不放。就这样,中学时期看完的比较让我小虚荣的书有:《明朝那些事儿》《红楼梦》《家》《穆斯林的葬礼》《围城》《边城》《红与黑》,以及牛津书虫系列的小书,全英文读下来的是《简爱》《小妇人》,至于翻译的英文名著,比如《汤姆叔叔的小屋》这类型的,看了就忘记了。

由此我收获到的好处有:我的作文水平蹭蹭往上涨,尤其是读《红楼梦》那个暑假,开学语文课作文都是古风版的。其次,英语水平蹭蹭往上涨,因为被高中英语老师逼的,一个月必须看一本英文书,而且写笔记,于是拖延到学期最后,为了补作业,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看英文,在写英文,几乎不看语法书和单词书,期末考试英语居然还不错。当然,这当中也有不错的谈资。

大学进了中文系,遇到了一位很会阅读的大神,发现自己好Low .

我以为我们之间的差距在于:

她的阅读速度比我快。同时看一本一百来页的书,我日常看要花两三天,拖沓的时候更长,她一天就看完了。

她的记忆力比我好。尤其体现在阅读外国文学的时候,我看完一本书,什么斯基,什么乔治,压根记不住人名,也搞不清楚事情的发展,只是跟着感觉走,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也有记不住人名的时候,但大部分时间,她可以搞懂一本书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可以给我们讲述一遍。

她的理解能力好。脑子转得很快,可以在短时间抓住作者的要点。

于是,我开始训练自己,下课就看书,吃完饭接着看书,我想要和她一样在有限的时间看更多的书。虽然我真的做到了一天一本书,但讲真,很累。当阅读成了一个任务的时候,就没意思了。

那我开始问大神,你怎么做到的。

大神一脸懵逼地看着我说,这不应该是个习惯么?每天看一点小书,从很早开始就变成她的一个日常习惯。而且她没有为了读而读,看书的时候,就像在和另一人交谈,哪里好玩,哪里不对,哪里有意思,哪里龌龊,她会在高兴的时候做下记号。她书里的笔记很可爱,不是一本正经地老学究,有很多表情,比如一句话里和现实生活很不符合,她就会在旁边画一个嫌弃的表情,要是这句话太感动人了,她甚至会画一个害羞的小妹妹在旁边,有时候还有语气词配合。我感觉在她的世界里,书是一个知道很多东西,性格极其善变,却又无比忠诚,无比温暖的朋友。

所以,我放弃了硬性阅读指标,随心所欲去读。

上了研究生,周围的人都在阅读,每天都在学习。这个时候,阅读和阅读是不一样的。主要类型的书目有:

工具类书很多。因为很多同学要考雅思托福,甚至更多其他的证,所以工具类书随处可见。

专业类书目。都到研究生了,自然每门课都会很专业的一系列书,学霸们是真的会把这些枯燥的书看了的。由于各个专业的特点不一样,所以每个专业学生的思维也不一样。

精神类图书,甚至包括心灵鸡汤类型的。远到鲁迅,近到某个网络小说等,都有人读。因为这类型的书容易读。不需要更多的脑细胞,还能牵动你的情感,放松心情。

然而,在这所自我感觉良好的学校里,不乏真正会阅读的行家,和他们交流几次,听几次他们的课,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同样在阅读,人家是大神,你还在一字一句慢慢读。而我的阅读量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我感觉终于走上阅读的正道了。

废话少说,来,我们聊聊我所谓阅读的正道是什么。

步骤一: 拿到一本书之后应该干什么

以前是看书名,感兴趣,然后打开就看了。看完了,和朋友交流一下,或者写点小酸文章,束之高阁。这叫不过脑子。

拿到一本书,根据书名大概可以判断这是什么类型的书。然后看作者,谁写的很重要,然后看出版时间版次和出版社。讲真,这和书的质量密切相关。比如你头脑一热,想要看《史记》 ,上网一搜,发现版本很多,装帧很多,价钱不一样,注解也不一样,你怎么办?这时候就看出版社,一般而言人民文学出版社啦,商务印书馆啦这些在古籍方面还是可以信赖滴。之后看什么,看序言,或者前言,还有目录。这可以帮助你快速地了解作者的意图,书里的内容,对于有目标的读者,可以帮助你快速挑选你需要的书,而不去浪费时间。目录有助于了解书的结构,有时候也是作者的思路框架,你可以了解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个框架把他想说的事情说好了的。

步骤二: 你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做什么

判断好这本书属于哪种,结合你的目标和实际想法,决定该怎么读这本书。比如:

文学类的书,大可随心所欲阅读,如果很好的话,值得一字一句去读,像现当代文学大师的作品,慢慢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喜欢的话,可以读两遍,三遍。如果是那种二流三流小说,或者网络小说,基本可以一目十行。读书不一定是要从左往右慢慢读,像那种快餐式的书,你大可放心把目光放在句子的中间,然后往下移,因为你很快就会了解那些套路,不必要浪费时间,一字一句去读。

工具类的书,这和你的使用目的有关。阅读方法自然不能和普通书籍一样。这个不详谈,因为这个其实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好了,下面到了比较有深度一点的了。

跨领域的书。比如我是学语言的,我想了解一下政治,找来了一本关于政治分析的书,翻开一看,头大了,很多术语,很多无聊枯燥的话,难道不看。不,跨领域阅读是锻炼思维和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怎么可以不看?于是我采用了一篇文章里所使用的搭方法。先看作者,高校教师,所以这本书逻辑性会比较强。在看出版时间,前两年的,出版社,这些都说明这本书的质量还可以。于是看目录,拿好笔。根据目录,我在纸上把这本书划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在梳理影响这个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试图说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对该国的历史事件梳理。第三部分,是对该国政治发展的一些独特因素分析整理,并且根据历史推测出该国未来的政治走向。而我并不是一个研究政治的专业人员,我只想知道这个国家政治是怎么一回事,未来可能的走向,我是否可以把这个分析的模式或者某个结论运用到其他地方。

于是,我决定了自己的阅读重点应该在第一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可以不读,必要的话,可以找其他好读的书来补充。

第一章我认真读了。跟着他的思路,把影响因素写下来了。画出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图。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然后到第三章,滤过前面的废话,直接看他如何分析。他使用了一个模型,我认真地看了模型,弄清楚这个模型是个什么鬼之后,再看后面文字的部分。厚厚的一章很快就读完了。然后我也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了。至于第二章,我在最后,大概翻了一下标题,并且跳读,整个书的情况我都掌握了。讲真,很有用。其一,我没有背诵,但至今能讲清楚作者的思路,记忆非常深刻;其二,前后时间不到三小时,很专心,我已经大概了解政治分析的一些基本思维了。其三,这样做笔记不累,事后看着草图,你依然可以回忆书中的内容。倘若我接着读第二本关于政治的书,我就很快理解和吸收,因为已经有第一本的积累了。其他领域相同,只是如果你跨的领域太大,属于那种比较难懂的专业类,还是请教一下专业的小伙伴吧。

宗教哲学类的书。作为一个在宗教学游荡了很久了小渣渣,很想很认真地提醒各位读者,宗教哲学类的书,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可以一个人读,但真的有兴趣,想要进去看一看小伙伴,这类型书不可以自己一个人读。比如你看佛教的书,一本《六组坛经》 ,你要去看注释,看谁的注释呢?问问周围的小伙伴,哪一本注释比较正。然后去找一个正儿八经懂的,去问问,但不要盲从,不然容易跑偏了。其次,有人觉得自己很境界很高,想看《圣经》 ,《圣经》不是《圣经故事》 ,这是一本书读不好很容易跑到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书。很多人读,读出了很多偏见,很多邪教,《古兰经》 也是。所以,宗教类的书,尤其是经典,看完了以后不要轻易下结论,这些书可能会对你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人甚至会花一生的时间去读。

那你说了,哲学会好点儿吧。呵呵,学习马哲西哲的,出来都不讨人喜欢。不是说他们人不好,是太枯燥,概念太多。但中学时候背的“哲学是科学之母”是没错的。这些书属于思想指导性的,你看它不能用背的,应该去理解,把那种思维用在实际生活中,去分析,去实践,你才知道它到底在说啥。不然就变成了整体形而上学,不知道在说什么。

外文翻译的书。这类书特别因为原文并不是中文。所以版本和译者就比较重要了。因为翻译得好坏,影响读者对文本的影响。所以,你要看其他国家的书,正规出版社,正规翻译很重要。有兴趣的娃娃们,可以把几个不同版本的翻译对照看一下,会发现中间的差别有多大。

艺术类的书。这类型书是用来提高审美的,比如绘画作品集,舞蹈摄影的,这类型书不能不看,理由有二,第一不用花太多时间,二是培养审美。可以用来消遣,喜欢的可以收藏。一般你会用两分钟翻完这样的书,却可以给你留下比较深的印象。这些对内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目前我所接触到的,能够总结出来的就是这些了。至于那些太功利的书籍,个人觉得没有什么方法,因为作者本身目的非常明确,读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挑选使用即可。

最后插一点读书的思维方式,我发现会读书的人能把书读活了。不会读的人,才被书读死了。

记得听一个老师讲解《说文》 , 并没有枯燥地一字一句去读,而是带着我们先读序,然后问我们序说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再拿出另一本小许本,问二者之间的异同。最后他讲了作者的家庭背景,职业身份,写书目的,甚至还能找出相关的八卦,气氛很活跃,为什么要讲这些八卦,因为这些八卦对作者写这本书造成了影响。所以,看书,切不可孤立看,看了一个名人名著,立即奉为圭臬,以为自己懂了。高中课本上怎么写的: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一个作家的一系列书和思想,都有规律,离不开他的生活环境,背景,和目的。所以要纵向去看他的一系列书,你就了解了他的性格。一个领域不可以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所以也要横向去联系其他领域,联系其他书,孤立起来的专家只不过是庄子吐槽的井底之蛙。联系起来以后,你会发现,你的世界观都变了。

倘若你真的把阅读当回事,很多年以后,你和其他人之间差距,不是可以用数字衡量的,带给你的不仅仅是金钱,思维,还有内在的修养和信念。你的世界就变了。

相关文章

  • 你真的会阅读吗

    你真的会阅读吗 --《如何阅读一本书》书评 你会阅读吗? 听到...

  •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你比别人收获更多

    你真的会阅读吗? 阅读是对自身的刷新、对文化的守护。 但是,你真的会阅读吗? 世界上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只有合适的...

  • 阅读

    如果被人问起来你会阅读吗?该如何回答,第一反应这不是废话吗,识字的都会啊。可是你真的会阅读吗? 《高效阅读》作者刘...

  • 你会阅读吗?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已的阅读层次只停留在基础阅读的层次,而且是小学的时候就学会的技...

  • 阅读,你会吗?

    有目的 对于不知道目的地的船只来说,任何风都是逆风。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都在说同一个道理,学到的知识或是学问不去用也...

  • 你会阅读吗?

    今天看了一篇彭小六的文章《为什么我可以靠阅读挣钱,你不行》,比较有感触,于是想写一篇回应的文章。并不存在对作者的意...

  • 你会阅读吗?

    读书谁不会? 读书,但凡看得见且识字的人不就会读吗? 这是许多人的回答。 01 然而,看到《如何阅读一本书》,不禁...

  • 你会阅读吗?

    1. 本月有读一本书的学习计划,选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五年前买的,今天再次翻开没一点记忆了,很陌生。看批注当时看...

  • 你会阅读吗?

    刚结束高效阅读课,我又买了两本关于阅读的书。有朋友认为没必要,问我这有什么好学习的。那么在阅读方法上,为什么我要报...

  • 你会阅读吗?

    小宅好像能够亲耳听到,所有人自信满满的回答。但要小宅认为八成的人都不会阅读。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这就是一个真实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会阅读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iz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