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不想成为的人,就是我妈妈这样的人。
我的妈妈是个典型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与人为善,也絮絮叨叨,啰里啰嗦。
我不喜欢她的口是心非。两年前她从屋顶摔下来,摔折了肋骨,爸爸却执意要去内蒙新疆这样的地方打工,地里的活不能回来照顾,我说他不回来,你也就别去干,身体累坏了不值当。她自己也说,你爸不回来我就让庄稼烂在地里我也不管。可到最后,她还是非要一个人去地里忙活,她放不下她那些玉米,她放不下她那些花生,她也放不下她那些地瓜。
我不喜欢她的斤斤计较。小时候每次去赶集都是我的噩梦,她买东西从来不是货比三家,而是恨不得货比三十家,好比说买个桃子,就要把桃市逛个遍,一定要找到一家又便宜又实惠的,买几样东西下来,通常得三五个小时,赶上大夏天,又热又晒,我就经常能和她吵起来。她还擅长为了一两毛钱跟人家争来争去,磨叽半天,我就想啊,以后一定不要让她再过这种为了两毛钱争论半天的生活。
我不喜欢她的委曲求全。她从来不舍得给自己多买件衣服,也从来不舍得给自己买点什么吃的,就算在家里吃饭,也都是让我和妹妹先吃,她最后吃。自己辛辛苦苦蒸的锅贴,只给我们吃,自己啃煎饼,而每当炒了鸡炖了排骨,她都只在喝汤,我仿佛觉得她就好像一辈子都在吃剩饭。有时候我们会生气,但改变不了她,因为这早已经是她大半辈子的习惯了。
我不喜欢她的屡劝不改。说了多少次年纪也大了身体不舒服就别出去干活,实在在家无聊想去也别那么拼命,却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采金银花,去剥海蛎子,去数纸挣那点钱,还跟旁人比着拼命地干,回来又说没时间吃饭,又说累的腰疼腿疼,但下次还是照样去。
我的妈妈,视频聊天的时候就絮絮叨叨地说着她养的小鸡怎么样了,她种的黄瓜还在结着,什么时候又该加煎饼去了。对我的关心,仿佛只有吃好喝好别冻着,至少得说过一万遍了。
我的妈妈,生活的中心,生活的重心,只有我们。突然间,她就快要六十岁了,突然间,跟我一块走着赶集她觉得累了,突然间她的头发已经全要白了。
真希望我的妈妈,能够生活的自由,富足,健康,快乐。
有感于电视剧《小欢喜》,我们上一辈的父母大多数一生都为孩子而活,与其说他们为了孩子失去了自我,不如说孩子就是他们的自我。或许我们与父母的思想新差旧别,或许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千难万难,但越长大,越能够理解,其实他们只是爱我们爱得不知所措而已。
或许现实情况不能像电视剧里那么欢喜,很多被原生家庭问题影响着的孩子只能自己慢慢寻求治愈,但是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甚至零零后成长起来成为了父母,情况会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最终达成与父母的和解。
简书整改,竟不能发。
2019年8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