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同事离职了,引起了大家议论纷纷。出身国外名牌大学,入职后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老板的器重,最大的客户资源直接对接,其他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可以说她一个人身上就调用了公司一半的资源。
这位同事,我眼睁睁看着她,业务量逐月下降,下半年更是因为服务不专业,而遭到客户屡次投诉。产品不熟悉,却不愿意多花时间钻研。

由于一路开绿灯,为了争取客户,盲目投入。直到最后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故,只能走人。
总有人,生生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我很佩服一位圈内的老师,最开始她只是个普通的全职妈妈。每天被孩子,家务填满,而现在她是知名平台的签约作者,已经在筹备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
我从她身上看到一种能力:穷尽手上一切资源的能力。
2年前,遭遇家庭变故,刚生了第二个孩子的她,被诊断出有轻度的产后抑郁。那是她人生的最低谷,每天2个孩子睡下,在客厅崩溃大哭。偶然的机会,让她重拾了自己的兴趣,开始写作。
所有的事情都在撕扯她的时间和精力,她就这样,咬着牙,一个坑一个坑地迈过去。
没时间,就挤时间呗。
她去学习时间管理课程,开始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点一点抠出了每天2小时的时间来写作。
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连什么叫开白都不懂,于是报了线上课程,从学习写标题开始。在群里,她永远是那个准时交作业,并且及时改进的学员,坚持每天输出。
渐渐地,她写东西被各个大号选中,陆续出了爆款,之前在群里看到她能力的大咖,也纷纷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罗振宇说过:有的人,资源未必有我们丰富,可是就是过得比我们好。
是的,如果你不擅于利用你的资源,那么给你再多的时间,再多的资源都是白费。
褚时健,深谙这个道理,85岁时,励志橙红遍全国。
娱乐圈的“赵丽颖”,在刚出道时,只能跑跑龙套,演演丫鬟这类的小角色。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时候,她默默打磨演技,通过好的作品,成功跻身一线。

2018有很多不利因素。
朋友圈里刷爆的文章,一片哀嚎:互联网创业公司进入寒冬,宜家裁员7500人,知名平台裁员20%,中年人过不去的35岁这个坎儿......
人人都在哀叹,前路在哪里?
而有多少人,知道低头细数,自己手上的筹码有多少。
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好的人,不仅职场能逆袭,人生也会顺带就开了挂。
只要我们做好3件事:
1. 把自己的长板无限增长,而不要试图在短板上死磕
老木桶理论告诉我们,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即短板效应。
而现在早已不是这样,新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把木桶放在一个斜面上,木桶倾斜的方向的木板越长,则木桶内装的水越多。
飞速发展和专业度不断精细化的今天,任何短板都可以通过分工协作补齐。梳理出资源里的优质部分,打造自己的长板,一样可以成功。

2. 戒掉情绪
不要抱怨自己手上的牌,更不要对那些不能由你决定的因素而懊恼。
美国五星上将、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小时候,有一次和家人玩牌,连续几轮倒数,他把输牌责任怪罪于手气太差,然后态度消极,扔牌不玩了。母亲看见后生气地教育他:“打牌就好比人生,发牌的是老天爷,不管拿到什么牌,你都必须冷静地打下去,拼尽全力后争取最好的结果,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发泄情绪都要掐着秒表。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因为没有任何帮助。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好好回去练练功。
3. 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把现有的资源用尽了
曾经大学有个同学,家庭条件优越,住校的第一天就前簇后拥,父亲负责拿暖瓶打水,母亲负责铺床叠被,自己站在一旁玩手机。
混了四年大学,毕业找工作处处碰壁,待业在家靠父母接济,家里好不容易给他安排一份工作,结果因竞争压力太大,业绩考核垫底,去年被辞退了,还在埋怨这个社会太残酷。
前面提到的那个明星同事的同期,有另一个新晋的大学毕业生。什么资源都没有,去到展会现场,我们这些老销售,自以为是地通过客人肤色,穿着和谈吐,给客户贴标签,总想挑优质客户来做。
这个女孩知道自己资历浅,所有客户只要进来,照单全收。对每一个客户都很珍惜,甚至会通过社交平台,时不时与客户进行私下沟通。慢慢得,一来二去,有合适的机会,客户自然就想到了她。
就这样,她凭着人家做1单,她要做10单的付出,硬是做到了和那个明星员工持平的业绩。
她直接晋级经理职位。
有一手好牌,那是老天爷赏饭吃,得珍惜。可是,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顺风顺水。
而真正的强者,顺境时,能借势起飞,突破所有人能想到的高度。逆境时,能蛰伏积累,蓄势而为。
不抱怨,相信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