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值得一读再读,每次读到,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想,秋叶大叔的《框架式写作:先搭好框架,才能又快又好》是做到了。在为完成今天的作业的时候,又再看一遍大叔的讲课,感受又更深切几分。
秋叶大叔让从三篇文章中选一篇来复盘——或许可以称作是复盘吧——看看如何用到了框架式思维。正好想了解一下自己完全不知道的现代绩效管理专业,就选看了《到底管KPI,还是管OKR》这篇文章分析。
分析之前,必须提到一个词:smart法则。在秋叶大叔的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这个法则,我想,更重要的是学习是触类旁通的,所以秋叶大叔说写文章和管理相类似,要建立上帝的视角,从上往下看;为目标的实现要用好smart法则,无论写作还是绩效管理。
好,进入正文了。——原谅我从未画过思维导图,也没法用iPad来画。
——从空间维度
一、基本概念:什么是KPI,什么是OKR。
二、基础知识:如何理解这两个专业术语
三、专业知识:分别适用于领域
四、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从时间维度,进入了中高级阶段,
这基本就是专业类文章的套路了:先说是什么,用于什么领域,再说存在什么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目前自己也在着手一篇关于民营经济的文章,构架是:
一、关于民营经济的概念已经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民国
三、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
四、解决的措施。
从一篇文章来说,或许只能算大纲,但我想大纲也结合框架式写作的思路,比如取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标题,那也是学有所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