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Mbook
《评论的背后》读书笔记

《评论的背后》读书笔记

作者: sly61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22:17 被阅读37次

匿名产了一种叫喷子的危害

匿名性是网络的一大特征,在不用面对面的情况下,不少人就表现出了邪恶的一面。

想当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人能够匿名行动,他还会遵守道德吗?在《理想国》中,他讲述了一个裘格斯的故事:裘格斯原本是一个贫穷但诚实的牧羊人,有一天,他在山洞里发现了一枚能隐身的戒指。很快,裘格斯就被这枚戒指赋予他的力量控制。他偷偷潜入皇宫,用魔力诱惑了皇后,并杀死了国王,自己登上了王位。这个故事啥意思呢?就是说,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人很可能会为所欲为。

心理学家野上达也做了个实验,让100名大学生抛硬币,每个人有两次机会,如果两次都是反面,就能获得奖励。然而,研究人员并没有监督学生抛硬币的过程。从统计学上计算,两次都抛到反面硬币的几率是25%,但你猜怎么着?最后有45%的学生都说自己两次抛出了反面。很明显,不少人都撒谎了!

匿名不仅让人变得贪婪,而且会助长欺凌的行为。什么是欺凌呢?奇幻作家福兹•麦兜斯认为,它是一种力量不平衡的表现,较强大的一方伤害和贬低较弱小的一方。网络的匿名性刚好给恶霸们提供了机会,许多人开始进行网上欺凌,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喷子,故意攻击别人的意见和名声。

比如有“美国豆瓣”之称的书评网站Goodreads,简直就是喷子的天下。不少作者都成了喷子们攻击的对象,有什么具体原因吗?没有,就是为了好玩儿。有时候,喷子们还会成群结队地出击,一天之内连发好几条差评,作者的名声就这样被搞臭了。本来就是入行没多久的作者,一出书就被黑成这样。不说美国,咱们的豆瓣上是不是也有一些让人无语的黑子呢?这些人才不管你的书好不好呢,上来就是一通黑,不管三七二十一全打一星,他没有理由,就图个爽。

网上的喷子专门发一些煽动性的言论挑起骂战,同时吸引眼球,没见过的可以去贴吧、网游、微博里围观。可不要以为喷子们发的都是恶毒的话,语言学家苏珊•赫凌就指出,喷子发的信息看上去可能很正常,但却能挑动人们的神经,引发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

社交网络(自拍)培养出了一帮自恋狂

心理学家艾米•冈萨雷斯和杰弗里•汉考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两组人,让其中一组人照镜子看真实的自己,另一组人看自己的社交网络主页,然后做调查问卷。结果发现,照镜子的那组人更加自卑,而看社交网络主页的人更加自信。

这种区别究竟从何而来呢?两位学者认为,用户能够自由控制和改变自己的社交媒体形象,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有意思的是,在看社交网络的那组人当中,修改过主页内容的人,比单纯浏览的人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

在作家吉恩•特吉和凯斯•坎贝尔看来,互联网掀起了一场自恋风潮。这一点儿都不难理解,你看大部分的博客都是各种虚荣,晒富、晒脸、晒幸福,什么都有,不管是明里炫还是低调炫,或者是深藏不露的炫,本质上不都是自恋作祟么?

但当你的朋友们目睹了你的美图、幸福,他们的自尊心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一些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亚力克斯•乔丹发现,人们容易高估别人的幸福程度,毕竟谁都没法对别人的真实生活一探究竟,只能拿别人展示出来的东西跟自己作比较。真以为他在朋友圈里晒的旅游、美食、豪宅和名车,就是幸福美满人生100分?人比人比死人,千万别比,你这是拿自己的真实和对方不一定真实的繁荣作比较,除了让自己受到一万点伤害,还得说一句,这内伤啊,都是你自找的。

相关文章

  • 《评论的背后》读书笔记

    匿名产了一种叫喷子的危害 匿名性是网络的一大特征,在不用面对面的情况下,不少人就表现出了邪恶的一面。 想当年,古希...

  • “评论”背后的背后

    作者:楚歌 前不久,一好友对我讲了一则新闻。大意是清华大学一位在后勤部门工作,负责买菜的青年,利用一切空暇,备战”...

  • 怎样获得更多点赞评论关注转发?

    怎么获得更多的点赞、评论、转发呢? 短视频四原则: 1、点赞背后是感动。 2、评论背后是认同。 3、转发背后是收获...

  • 《背后的天使》评论帖

    铺天盖地的文字中,对于父亲的描述,大多冠冕堂皇地用四个子注解,父爱如山。 对于母亲的描述更细腻深刻的多,以至于“如...

  • solefit让你看看那些男人们背后怎么评论所谓胖妹子的!

    solefit让你看看那些男人们背后怎么评论所谓胖妹子的! 看看那些男人们背后怎么评论所谓胖妹子的!看了后也许你就...

  •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在!

    评论集锦: 文章“赵本山干爹被曝光,背后靠山如此强大,吃瓜群众:不火都不行”评论集锦 我的评论...

  • 抖音

    点赞的背后是认同 评论的背后是参与 转发的背后是感动 关注的背后是期待 完播率:用户看完、时长问题 点赞率:喜欢或...

  •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2018年9月7日晚,读书笔记03 区分观察和评论️️ 评论基于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观察和评论的区别到底是怎...

  • 【评论体写作】用读书笔记“再造一本书”

    【趁早·写作100天】Day 81 精神驰骋的奇遇 评论体写作模块,主要形式是对既有内容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是我们...

  • 不要在背后评论别人

    源于小时候的经历,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在背后评论别人。 只是最近,不知是加班太累需要发泄,还是那个“别人”实在是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论的背后》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eb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