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寐空间:睡眠与觉醒,让天下人睡个好觉!

人的一生大约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大脑和身体休息,休整和恢复的过程,睡眠的质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从脑波了解睡眠,更科学地了解睡眠的个个阶段,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
睡眠是一种意识的改变,我们睡着的时候是无意识的,睡眠以我们的电生理活动---我们脑波的活动特征。睡眠是一种意识水平,我们可以用EEG测量脑波的能量来把睡眠与其他意识水平区别开来。当我们清醒且思维活跃的时候,大脑发出频率13到30赫兹之间的β波。当我们清醒且放松的时候,大脑发出频率在8到12赫兹之间a波。
脑电图的发明让我们认识到睡眠有一个周期规律,大约在90分钟的时间内经历一个5个不同阶段,国际睡眠医学将睡眠阶段分为五个阶段:移行态、入睡、浅睡、熟睡、深睡。而且大脑处于不同阶段时的脑波是不同的,如下图:

人处在睡眠状态,大脑细胞并没有完全停止工作,而是按照一些各自的生理需求进行一些工作。有的进行休息,为了更好的行驶自身的生理功能,在睡眠的时候根据睡眠深浅,就是睡眠时相,脑电波图会呈现不同的睡眠时相。
人在睡眠状态下,可以出现一个叫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当人处在慢波睡眠时全身的代谢会减少,和入睡前安静状态比睡眠时期的代谢可能降低10%到25%。脑血流量减少,大部分区域神经元活动减少,呼吸循环和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表现为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全身感觉功能减退、肌张力降低,没有明显的眼球活动存在。
快波睡眠大脑的这种活动状态和清醒的时候是相似,这个时候脑代谢和脑血流量增加,大部分区域的神经元活动也增强,脑组织温度升高,但身体其他部位的变化相对比较复杂,如呼吸浅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温也显著减退、肌肉张力降低等。

正常情况下,人的睡眠循环就是慢波睡眠短暂的快波睡眠,再到慢波睡眠再到短暂的快波睡眠这样一个往复循环,大约经过三到五次时间,这就构成整个睡眠的周期。
清醒态:我们完全清醒时,大脑处于高频低压的β波下。这种波的频率受我们从事的工作和紧张程度影响:工作越活跃,或紧张程度越高,β波的频率越高。这种频率随着一天工作的结束,当我们越来越疲惫时逐渐降低。

移行态:当我们放松下来,合上眼睛休息时,β波转变成频率较慢的相对低压的α波,此时处于移行态下,我们有可能会产生梦境。
入睡:随后,我们开始瞌睡时,α波中开始出现频率更低的θ波此时我们处于入睡阶段。
浅睡:如果我们身心健康,入睡阶段是很短暂的,我们很快产生一种又快又短的电波,称作睡眠梭(因为它们很像手工纺织梭)。
熟睡:接下来进入真正睡眠的初始状态此时我们对外界完全失去知觉。这些睡眠梭很快转化成δ波,这是一种幅度极大频率极慢的波。
深睡:在熟睡的基础上,δ波继续变慢,我们进入更深的睡眠阶段。
由上可知,不同阶段的睡眠,我们大脑的脑波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够主动的调整脑波,是否就可以调整睡眠?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我不太清楚别人为什么要睡觉,但是我睡觉通常是因为我累了。基本上,研究人员也不知道原因,但一般认为睡觉有复原的作用,对缺乏睡眠或者剥夺睡眠对人的影响进行研究后发现,睡眠是要恢复我们的身体清醒时候失掉或者受损的“元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