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后,党老师建议我把平日起大家在默墨舞文群里一起交流的心得写出来。恍然大悟,一直来我更多地关注于大家的作品,少有心得整理,舍本逐末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整理过程也是自己向大家学习的过程。我愿意接受党老师的意见,多写一些心得体会。
昨天,党老师在群里发了这样一个图:

大家都感慨风光的美丽的,纷纷题起诗来。首先是我们勤奋好学的 @子华 同学:
原阔天高天低触,路抱雪山山隐路。
周身若得藩篱除,驱驰雷车赴此途。
群里人呢,大都喜欢自由,写诗呢重意(即格律诗的格)而不重形(即格律诗的律),所以呢,大家的交流与评判大多是从这方面出发。这首诗呢,个人觉得呀,立意和结构呀还不错,意思也好理解。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

我同意郑先生的说法,诗要简单清晰,不能生搬、硬造。但不我觉得,更大的问题不在“原阔”上,这个倒也没那么难理解。个人觉得更大的问题在于,作者本想与后面的句子对仗起来,可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做到,可惜了。为此,我诌了两句,稍解遗憾:
天蓝矮千山,路远过群峦。
天之蓝、路之远,给人最直接的误觉就是,仿佛使山变矮了,矮到仿佛路都高过群峦。可惜,写完之后,久久不能写出下句。党老师帮着写了几个版本,都不合心意,要么重字了,要么音律不协,要么全是写实写景,要么意境不佳,但是党老师很认真,很执著,值得我们这些后生学习[/抱拳]:

最后,这两句呢,还是选用自己的版本,尽管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天蓝矮千山,路远过群峦;
无云雪如玉,何似在人间?
倒是党老师,交出了想像奇特、通俗形象、立意高巧的佳作,美中不足的是“山”字重了:
弯路如绳欲捆山,无垠黄草铺两边。
万里晴空和风过,谁留白雪在山尖?
对照新韵,给改了一下,希望没有曲了党老师的原意:
弯路如绳欲捆山,无垠黄草镶金边。
碧空如洗无风过,谁散琼花在岭尖?
@子华 同学这次也很棒,以云写雪,手法高妙,前两句特别好:
雪山千古冷,云碎落满峰。
仰望天苍苍,俯瞰野茫茫。
最后,@龙珠 也被炸了出来,上来就是大手笔,好一个“雪盖群峰远”:
万里天波蓝,雪盖群峰远。
玄道没云端,征途不知返。
大家学诗的兴致越来越高,也写得越来越好。然每个人的基础、喜好又各不相同。绝大部分是跟着感觉走,没有方向,对于诗的好坏没有太多自己的标准。学习使人进步,大家还是要多学、多读才行。好在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底子都不错,昨天我看到一个不错的学诗入门的文章(带音频),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群简介:
默墨舞文微信群是一个文学交流、自娱自乐群,欢迎喜欢文字、喜欢诗词、喜欢写作的朋友进群一起交流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