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周开始休假在家,七月四号就是预产期了,没想到小家伙这么沉得住气,目前还没动静,也让我有时间好好休整自己。
周二听了美丽关于《自信独立美》的分享,感触很深。很敬佩这姑娘这么年轻,就能做到内心笃定,不需要依靠外界来建立自己的信心。在这方面,我一直都是比较缺乏的。虽然自身条件也不算差,但总归是自信不起来。
美丽在分享中提到了对她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正好之前在漫游鲸换回有这本书,也在本月的阅读书单中,第二天我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书。
书中老人带着若菱一步一步审视自己,不断接近自己的内心,最终寻找到了真我。但凡内心笃定的人,都是经过一步步对自己进行剖析,对自己非常了解,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

我想,自己可能也需要这么一段剖析之旅。结合美丽的分享和书中老人对若菱的指引,我给自己做了一个梳理内心之旅的表格(受美丽影响,发现自己也开始爱上了表格,哈哈)。

我按照自己目前的情况,将时间分成了八个阶段,即小学之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后工作至结婚前、结婚后至生娃前、生娃后至现在。分别写下每个阶段自己脑海中出现的前3-5个事件或者场景,并尝试回忆当时的感受以及记录当下的感受,分析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再根据感受及影响,判断这个是自己的YES事件还是NO事件。YES事件指的的是相对积极向上的事件,NO事件指的是相对消极的事件。

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早上,我开始遵循内心,写下脑海中第一时间闪现出来的各种事件及场景。花了两个小时多的时间,当我写完再去回顾的时候,我被自己吓了一跳,确实是遇见了未知的自己啊。
如上图部分截图所示,我发现自己写出来的大部分都是NO事件,有些事件和场景我自己都意外,没想到会在自己的脑海里留存这么久,而且是当我静下心来后第一时间跳出来的。
之前的我知道自己不自信,却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乐观的人,怎么脑海里储存的都是一些很悲观的想法呢?这些是不是造成我不自信的原因呢?这些事件及场景是我那一人生阶段最重要的吗?难道就没有更多的YES事件了吗?
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于是我开始第二次填写表格。这一次,我是有意识找寻自己在每一人生阶段的YES事件,每一阶段至少三件事。
这回,我看到了自己在小学当了六年班长,还是学校的少先队大队副队长,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我看到了自己是当年学校里考上重点中学的三个学生中成绩最优秀的那个;我看到了自己在大学实习时被评为了“优秀实习生”;我看到了自己是211重点大学毕业的双学士本科生及在职研究生;我看到了自己曾经通过努力练习最终获得了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并在毕业后多次主持晚会及大型活动受到好评;我看到了自己在毕业五年后就进入到单位中层领导管理层,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层领导之一……
我又一次遇见了未知的自己,为什么这些我在第一次填写表格的时候脑海里全然没有出现呢?这会是我不自信的原因吗?我总是寄希望于外界给我肯定,没有了证书没有了好评,似乎我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了?
可如果我追求的是这些东西,当他们就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为什么却全然看不到?依然不自信呢?
我不断追问着自己……
最终,两个词出现在我脑海里——受害者心态、完美主义。
小时候寄住在舅舅家和之后父母离异的原生家庭环境让我产生了很深的不安全感,受害者心态不时伴随着我,同时为了保护自己,赢得更好的生存环境,我又总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但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我又很难做到最好,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到此,我再一次遇见了未知的自己。学着摒弃这两种心态,是我接下来要做的。
或许,这还不是最后真正的自我,但我很愿意继续探索。
张德芬老师在书中说,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