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想过转专业。但是这个专业越学越喜欢,即使偶尔向别人介绍我的专业,别人眼中的担忧很明显。
我也会滔滔不绝的说,这个专业挺好的,学的东西很杂,有管理方面的知识,也有关于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的知识,学的不深,但总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挺适合现在的我。
这时候的我用别人形容我的话就是“好奇宝宝”,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要去插一脚。这也想看看,那也想摸摸,过瘾了后还喜欢就继续干,不喜欢就算了。
虽然脑子接收能力差,还是耳晕目染了很多关旅游方面的知识。因为课程很杂,倒是扩展了我看书的范围,也在里面找到了挺多能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东西。况且课少,从而也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二)结缘
初中的时候喜欢看小说,上了高中开始喜欢看散文和诗歌。在这些文字里,我看到了远方对我召唤。
那时候喜欢看作家在各个地方玩耍后的散记,还有一些记实散文。特别喜欢看三毛的文字,看她游荡在城市大街小巷,看她住在撒哈拉沙漠。
在不经意间结识了大冰的文字,“平行世界,多元生活,即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他书里面描写了很多人物,那些人物的经历像是一颗种子在我心里面埋下来了。
我总觉得,我也可以,起码要去试试,我能不能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翻看高中的文字,字里行间总是在期待以后的生活去熬过每一个失眠的夜晚。
高中的时候,因为疫情的到来,有一段时间在上网课。学校让我们买了一个APP的课程,那个APP里面可以听播客。播客的有一期,小莫姐讲了一些她旅行的故事,她说:一个人旅行会发现很多东西,所以我喜欢独自旅行,这样我会融入这个大世界。
那时候不懂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却一直记得,现在我懂得了。
(二)出逃
关于旅游,在上大学之前,春游、常居地周围玩耍除外,我算是没有旅游过的。有的算是一次出逃。
那是在高考前几百天的样子,我的心态不对。在一次周末只有五个小时的假期中,我背着书包回到了我住的地方,他们都还挺惊讶我回去的,因为时间的原因,在以前我会选择待在学校。
选择回去,是因为我有一个别人看来很离谱的想法——我不想读书了,但对那时的我是一种解脱。这个决定在几个月的摇摆中模糊不定。现在还记忆深刻,做出最后的决定是在一次地理课上。
那一堂课我没有听进去一个字,我的头低着,身体仿佛出窍了,脑子里面想着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在一瞬间做好了决定,然后那节课的下课铃打了。我的决定和那个铃声一起,重重的回荡在心间。
我开始做好所有的准备,文学社交接的事宜,我的东西怎么收拾,给谁打电话收拾烂摊子,然后手机静音,屏蔽消息……
没有一个人知道我要干什么。
然后那个下午,我坐上了出逃的火车,准备去我妹妹那里。在火车站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无比的轻松。所有人都还不知道我的离开,等一切成定局,我已经在目的地了。
坐在车上,把微信的人差不多要删完了,除了家里面人,这时候所有人都找不到我了。听着歌,内心惬意。
那一次出逃,经过车辆的周转。我确实到了我妹妹家,印象很深刻的一段谈话,她问我怎么想的,我记不到我怎么回答的了。
但是我问了她,有想过以后的生活嘛 ,她回答,就是找个人结婚生孩子然后打工这样一辈子呗。现在还记忆深刻她的话,在那一两年后,她真的结了婚,生了孩子。
但是结局是,我到了目的地,然后独自一个人在一座城市瞎逛了几个小时,睡了一晚上,我就坐上了回程的车。
至于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因为妹妹的爸爸,我的叔叔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在这里,我们就是你家的罪人……我打扰到人家了,而我无处可去。好像除了在车上的个人时光,从和我的妹妹我的叔叔见面开始,我就像是一个瘪气的气球。
叔叔的话一说出来,我就知道我要被送回去了,结局也是的,叔叔已经买好了车票,时间一到就会把我送到车站。
本来想写旅游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先写了这一次出跳。可能这一次出跳意味着,在那时候,我就有了一颗“要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样的心了吧!
(三)远行
到了大学,我真的有机会开始走很远很远了。无论是选择做义工,还是选择出去游玩。
记得第一次出行的时候,有几位身边人知道了我要去的地方,都劝说着我,那个地方没有想象的好,找个人后一起去会安全些。
大山嘛!我第一次去的地方在大山里,我知道大山不安全,我也知道找个人一起去更安全。只是,等待意味着这件事情会延迟,有时候的延迟意味着它不会发生。
那一次,我自己去了。
也是那一次出行,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义工旅行,我看见了潜藏在我内心的自己,我发现了少数民族的魅力,我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友谊,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我拥有了一段惬意的,难忘的美好时光。好到,后面所有人问我,我都会说,我感觉最好的一次义工经历,是在那里发生的。
后面,对于出行越来越轻车熟路。无论是一个人独自旅行,还是和朋友一起旅行,或者是选择义工旅行。每一个外出,我都收获了很多。
我看见了不同于老家的大山,那一次到达黄山顶上俯瞰万物的感觉,时时在后面的生活中想起,从那一次起,开始喜欢上了户外,每一次出去玩儿,都会看看当地有什么山可以爬。
我看见了大海,和天空一个颜色的大海,一望无际。在海边,我发现近看到的海水原来没有那么蓝,原来海边的石头住着生物,原来沙子很干净,一冲就没有了。
我看见了蓝色的湖泊,海鸥在湖中飞来飞去,同样是和天空一个颜色,远处的山矗立着
看见了大草原,牛羊和我那么近,鼠兔的洞。
……
那个曾经坐在课桌前背着秦岭淮河、常绿阔叶林……而总是望着窗户发呆的人,现在就站在这些景物的面前,它一点儿也不枯燥乏味,而是如此生动。
我开始不以我常居地的眼光看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到我总能找到一片土地,让我欣喜惬意。我开始知道,有些城市还在使用现金,智能支付或许还没有覆盖到中国的各个角落;有些地方的地势一望无际,而有些地方走起来起起伏伏……
想到了在旅程中,和一位小伙伴离别时她说的话,“后面出来才发现,美景已经不是最吸引我的了,那些旅程中认识的人,好像更动人。”
是啊,那些旅程中认识到的人。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散步聊天、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就离开。可能有些一个联系方式都没有,有些加了微信,也只是偶尔问候,偶尔互相问问去哪里的攻略,或者寄一寄明信片。
那个曾经只能通过书本,去看见别人精彩人生的人,现在就站在他们的面前,在和他们交流。那些遥远的看似不可能的,可能因为是故事而虚构的内容,还是那么吸引人。而现在,那些人多了真实。
(四)种子
这些短暂的相处,真诚的交流,不求回报的善意,志趣相投的意合,简单聊几句给我的启发,处于不同阶段、地域的人的困惑,以及他们的选择,都在属于我的土地上种下了一颗种子。
在一次聊天中,有一个小伙伴说到了她对于爱情的看法。她认为,爱情需要一颗种子种下,这颗种子就像是好感,比如两个人的相遇或者某一次的交流。但是有种子不行,还需要后面的养育过程,需要浇水、浇肥料这类的经营和照顾。
她说的那一刻,我想到了什么,不只是在口头,还在内心赞同了她的看法。后面在一次骑行中,我又想到了她说的话,我发觉,可能不只是爱情,连人生都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的任何事物,都是种子,但是我们的选择和行动,才决定了土囊里面哪些种子会真正发芽。
我想,在高中接触到关于远方的文字,是种子,那颗种子,在经历一次出跳失败时,像是经历了一次沙尘暴,把它埋住了,但是我后面的选择和行动,让它又长了出来。
然后这颗种子一点点长大,在行走的过程中又在得到不同的种子。旅行,义工旅行带给我的实在太多太多。有些可能还没有显现出来,有些可能刚刚被我察觉到,有些已经长成了树,开了花,被我发现了。
(五)发现1:释怀、淡化、触摸过去
在有一次的出去玩耍中,我参加了一个活动,一个餐厅老板发起的,主要就是一群人聊天吃饭。
在其他人还没有来前,我就和老板聊了起来。其他人到齐后,我们一起吃饭聊天,一群人聊完吃完,他们要走了。因为在聊天中,老板的有些经历让我感兴趣。
她们走后,我主动打开话匣子和老板又聊了起来。他的一句话,现在还记忆深刻,“这件事情,只能靠你主动解决,你不可能靠他们的改变来让这件事情得到缓解。如果你不主动的话,就只能这样,而且你去解决,可能不会朝好的方向变化,可能会变得更坏”。
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是不是只能从孩子出发,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和那个老板聊了后,那一年过年。他们还是选择不回老家过年,而我从以前的坚定不去他们那边过年的人,那一年过去了。
我不知道那一次的过去,改变了什么。我只是更加看清楚了我在他们面前的样子,也知道了有些问题在我这边,只是时间的久远和距离的不可更改,我还是选择了保持原状的回避。
那十来天里,不能说没有快乐。只是我并不喜欢那个样子的我。还有晚上的惊醒以及失眠。
大多数时间住在别人家的我,在某些方面,没有自己的喜好。我没有偏爱的食物,也没有偏爱的水果……所以迎合就是我的样子。“随便,可以啊,都行吧”
还好,后边遇到了一些人,好像我没有说过,她们也知道我喜欢吃什么,然后那些掩藏的偏好就浮出了水面。
我开始渐渐释怀和接受了我是这样的,我的过去是那样的,我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独一无二的我。在以前,我只是一味地回避,只要我不靠近我不想起就可以了。
现在,并不是说我不回避了,而是我能往回看了,即使往回看,内心也没有太大的起伏。想起一句英语歌词的翻译:我的父母不是英雄,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普通人。
后来发现,那一次谈话,老板的话适用于很多事情。而后面他对一桌人的分析,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有些人喜欢从外部寻找原因,有的人虽然目前看似比较迷茫但是他坚定着一些东西……
(五)发现2:与人的距离,走向未来
在第一次的义工经历中,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当时她的一句话,醍醐灌顶,让我发现了我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停留在一个地方,便无法深入。
可能和原生家庭有关,我很难和人建立亲密关系。也可以和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有关,即使我身边有朋友,我也感受不到我和她们的情感连接。
或者说,我的潜意识里认为我只能靠自己。我可以帮助别人,但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别人不可靠,也不会帮助我,可能他们会选择帮助我,但是我心底认为他们不会真正帮助到我。
我以前写了一句话,我觉得离我最近的是我的诗,而不是我身边的人。我的快乐、喜悦、小心思、阴暗面,我都能一写为快,但是我不能一说为快。
也是在第一次义工旅行中,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改变了我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对,不能这么说。而是我在和她的交流中,让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随着时间的延长,我们俩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我和她的某些底层逻辑太像了,在某一些上面又互补。随着和她的交流,我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变化。我开始敢于向人求助,敢于暴露内心破碎的自己。不只是在她面前,还在身边人面前。
在和她的交流接触中,很幸运的,我身边也有让我信任的朋友。我能感受到我能量场的改变,和人的交流也有所不同。刚刚好的,不久后又面临了一些感情上面的困惑,我想,没有她们,可能我又要被困住很久很久,可能也不会走向下一步。
虽然我现在也不知道,在这一段感情经历中,我自己在哪个地方。但至少,我没有把自己困住。我依然会偶尔想很多,依然会有点难过,依然会有点怀疑自己。但至少,我没有把自己困住。
(六)见人
上了大学,我一直关注着大冰的小屋,还有曾经在大冰书里面出现的人物,我见到了书中出现的好多人,去听他们唱歌,去和他们聊天,去跟他们说我在好久好久时在书中看了你的故事。
本来还想写下和每一位相遇的故事,结果自己太懒了。
摘录初识成都小屋写的文字:
“我感谢几年前在一本书中的相遇,然后将其放入心间,用他们的故事来坚定一些东西。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了更好的自己。等到现在,我站在他们的面前,和他们聊天,都是自信可爱迷人的自己。
大梦说故事是故事。
钊哥说要好好生活。
霜霜姐说我请你喝咸柠七。
唱唱说感谢遇见。
我说故事是故事。我说我见到了你们后,才发现有好多人都在好好生活。我说我还有很多个下一次再来。我说感谢遇见。”
大冰书中的这些人散布在世界各处,玩到了一个地方,能想起就去见一见。除了去见书里面的人,我还遇见了许多其他人。
(六)长大
在这些的旅游中,因为遇到的这一些人,我更加了解了我自己,接受了我自己,开始学会放下,也开始学会如何挣扎。
同时也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不仅仅是地理上风景的改变,还有关于要如何生活,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以前除了通过书本,没有人教过我,也没有人问过我。
学校教给我很多,但在我十几年的学习中,我好像看不到它带给我的自信,看不到它通过何种方式传达出了,要让我去了解我自己,也看不到它试图让我学会放下,学会接受。
在十几年的学习中,虽然愚笨,但也学习了一些知识,可是她没有让我得到更好的生活。
当我跳出学校的框框架架,我发现,有些人是不适合学校的价值体系的。一颗种子要在适应的环境下才能长大、开花,人也是一样的。可能有些种子它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总有人是那一颗仙人掌,只能在沙漠中生存。
那些学校的价值体系只是一个层面,而不是唯一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升学长大的我,开始意识到那些曾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决定人生,大学一定要学热门专业,才是这个世界的偏见。
而我就是在这样的偏见下长大的。
我不知道,如果在那一次出跳成功的我,会是怎么样的。会不会像那个大学辍学的老板一样,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又或者是更差。只是现在的我,还在关注着我当下的需求,还在慢慢的向自己喜欢的生活靠近。
我只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我有自己的偏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懒惰和冲劲,我只是一个自卑着但也慢慢找回自信的人,是一个有着极大分享欲但又想销声匿迹的矛盾者。
文字给了我这样的自由,我遇见的有些人也给了我这样的自由,我是幸运的,至少现在写下这句话的我,是这样觉得的。
虽然感觉总是千变万化,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会被推翻重构。但是人生是一个圈,无数个过去走向无数个现在,无数个现在走向无数个未来。
无论理性如何,道理如何,只要找到一个内核,然后不断去查看它,不断去加厚它,带着这个内核,走向变动的一切,就会形成一个整体。
(七)废话
这一篇文章,是想到哪里就写哪里,但是后一句有前一句做铺垫,后面的内容有前文的推进。停笔的那一刻,就是一个整体 ,不用管哪里不应该写出来,不用看哪里写的好不好,把错误、考虑交给修改,把过去交给偶尔回忆,容纳不完美。
该后悔就后悔,该高兴就高兴,该伤心就伤心一会儿,只要一切在慢慢向前推进就可以了。
如果将出生和死亡连在一起,那么中间的形状,都是由自己画出的,只是这中间绘画的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部分受到所拿笔和纸的影响,一部分受到天气和风的影响。
所以我们只对一部分负责就可以了,这里的负责是自己看的满意。稍有余力在来改变外力因素影响的方面。所以形状是猪,是猫,还是大树,是一朵花,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接纳自己的画就好了。在中途修修改改也没有关系,偶尔倒回去重新添几笔也没有关系。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对于我来说,三者同是重要的,读书,远行,因为一个契机和不同的人交流,是一个并行体。
(八)关于义工旅行
其实说到义工旅行总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有交朋友。相比于旅行,义工旅行更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同时因为时间长的原因,从而能和不同的人进行一个深度交流。还有就是能深度了解一个地方,真正走入当地人的生活中,了解一方风土人情。
不好的一面也有的,如果遇到不好的老板,那就是免费劳动力了。还有就是相对于一般的旅行,义工旅行耗费的时间更长。
谨以此文献给我大学六次的义工旅行,和每一处走过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