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听说过“老物件”这个词吗?这个词太有年代感了。
十多年前,儿子还小,我带他参观我们本地的一个博物馆。见到几件已经有些年头的农村犁地用的犁子、耙还有架车子等被当成文物陈列在院子里,并标明名称和用途。当时想“这些个在农村谁家没有啊?甚至还在用,还能当成文物?”其实那时我不了解农村已经开始用机械耕地了。眼见着自己童年少年时期非常熟悉的物什被当成文物陈列在展馆里,才感到时代在变。这些物什正在迅速离我远去,远离我的生活,最后静默地停在展馆里与我遥遥对望。后来在本地媒体中越来越多地听到“老物件”这个词——看样子人们都意识到了变化。
对于正读高中和初中的侄女和外甥来说,稍微有两三年历史的东西,他们都会惊呼“好古老哦!”可见现在社会发展有多快。我家现在唯一可以称得上古老的“物件”,是一大一小用细细的秫秫(高粱)莛子砌成的两个锅拍(pēi)子——就是以前的锅盖儿,可以用来盛放包好的饺子、蒸好的馒头、擀好的面条儿等。

很多用了几千年的老物件儿,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随之而去的是我们的祖祖辈辈过的那种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生活。那些老物件儿,带着它们各自的气息,味道,温度和光影,以及斑驳的岁月的痕迹,渐渐从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沉淀下来,沉淀为我们生活的遥远的背景。
反观我们现在的喧嚣的生活,我们愈加怀念从前那些日色缓慢的旧时光。而这些经历了岁月淘洗的老物件儿,沉淀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气息,使我们和宁静古老的乡村生活产生某种精神上的联结,使我们又重回了故乡。
2
我们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在乡村农家,冬天保暖的主要办法就是铺干草铺。
一立冬,天气明显地有些冷了。瞅一个又晴又冷的好天,妈妈会把大床上的宽席和我们小床上的席子取下来,放在太阳下晒晒。我们知道要铺干草了,小小的心里有一种说不住的欢喜。果然看到父亲把打好的细豆秸摊开在院子里晾晒。有时候会用麦秸,但麦秸太光滑,易从床上掉落,所以还是用豆秸的多一些。
吃过午饭,妈妈收拾好以后,就开始帮着父亲铺豆秸了。父亲做事向来仔细,干净细软的豆秸,一把接一把地密密地从床的这一头码到另一头,又细又匀又瓷实,有将近一尺之厚。我和妹妹的小床上也铺上了厚厚的豆秸。上面再铺上席子和厚被,一冬的御寒保暖就有保障了,让人心里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
刚铺好豆秸的夜晚,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狂欢。我们姐弟几个在床上又是蹦又是跳又是叫,直到玩累了,才在妈妈的呵斥声中,钻进重又整理好的被窝。席子底下的豆秸,散发着干草的清香和夏日里响晴的太阳的气息。在温暖的被窝里,我们安然睡去。平常生活里的丝丝暖意,总是使人满足。
有时候,父亲会坐在床边,借着煤油灯昏暗的灯光,给刚上小学的我们读点书,或者讲一些很古老又很遥远的故事。我记得父亲曾给我们念《灰姑娘的故事》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来才知道都是安徒生童话)。父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我们小小的心灵深受感染,妈妈为可怜的小姑娘的悲惨命运抹起了眼泪。而灰姑娘从灰堆中捡豆子的情景,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有孩子过着这样的生活。
3
夏天,天气太热,人们都会把床搬出来,睡在院子里纳凉。凉风习习,为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带来几丝凉意。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夏天我和妹妹同睡在一张床上。这是一种农村常见的自制小床,我们本地称挽床子——用粗麻绳在木制框架上挽结而成,纵横交织,经纬互穿,像是无数个相连的“田”字。我家的这种小床是父亲全部用铁丝编成的,铁丝绷得很紧,非常结实牢固,还很平整,不向中间兜。我和妹妹都想自己独立睡这张床,于是夜里你踢我一下,我蹬你一脚,半夜不得消停。妈妈一气之下,让我们两个分开睡。但她显然并没有做好给我们分床的准备,春天逢会的时候没给我们买床。
后来我自己想到了一个办法,跟妈妈说我可以睡在架车子上。妈妈不同意,怕夜里掉下来摔着。但我坚持自己单独睡,妈妈就依了我。妈妈每天晚上把架车子上扫干净,两头分别用板凳支起来,保证不摇不晃,稳稳当当,然后再铺上席子,放上枕头和被单。后来我自己学会了,就不用大人再帮忙。
躺在属于自己的“床”上,仰望着满天的星星,很亮,一明一灭的。想着,这到星星上去得有多远呢?星星上到底都有啥呢?就这样想着,迷迷糊糊就睡着了。有月亮的夜晚,月亮或斜斜地挂在西边的天空,或者从东边透过树叶的缝隙照过来。月光轻轻地洒落在我身上。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安详……
4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秋风渐起的时候,蟋蟀开始在墙角浅吟低唱。夜深露浓。妈妈一边给熟睡的弟弟盖好被单,一边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这天儿有点儿凉了,过几天要把床抬到屋里去。秋露水搭了要生病的。”在妈妈长长的哈欠声中,我听出了季节变换的味道。小小的心里,就这样感受着季节了。
虽然后来家里又买了板床,再后来又买了可折叠的光滑的竹床,我还是不会忘掉我的架车子“床”。那时候多“艰苦”啊!我是曾睡过豆秸“床”和把架车子当“床”的人。有此经历,此生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