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聊城冠县也开始了热搜的榜单,一名被被顶替上大学的新闻持续在各大媒体转载报道,十六年的等待,等来了被别人顶替了上大学的名额,看着揪心的消息,除了悲愤的当事人,还有恨得咬牙的吃瓜群众,如果不给一个明确的交代,已经不是当事人的仇恨之事,现在已经是一个上到一定层面的公愤事件。

具《新浪财经》的消息,“山东冠县女子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调查又有了新的进展。今天,总台记者从冠县县委宣传部获悉,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冒名顶替者原名陈某某,生于1986年,有两个身份证号码,其中一套身份信息因“无照片”于2012年8月8日被公安机关注销;另一套身份信息显示,陈某某曾将姓名改为与被顶替者同名,之后顶替他人到山东理工大学就读。冠县在线13日消息,依据联合调查组进一步调查情况,烟庄街道办事处已对顶替者陈某某解除聘用合同,县纪委监委对其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正组织开展调查。县委、县政府将依据调查结果对案件中所涉及的人员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官方报道,可是有的新闻媒体说,当地处理调查的速度太慢,于是惹得期待相关消息的大众亟不可待。
一波未息,又起一波。这给鲁西北江北水城的聊城带来了梅开二度的“机会”。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个例,也就无可厚非,事出有因的是山东聊城的柳园街道办事处又出现了相关相似的新闻,我们要拷问了,是不是没有冠县的冒名顶替就没有柳园街道办事处的相关事件?

具《山东商报》的报道称,“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余波未平,同在山东聊城的王丽丽(曾用名王丽)近日又向媒体反映:她在1996年以王丽这个名字报考了聊城农业学校,因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误认为未被录取,后调查发现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王丽”,冒用了其身份信息。16日,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新闻办在东昌府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情况通报称,6月15日,有媒体报道“山东聊城又出现冒名顶替上中专,冒名者系街道党委委员,纪委已介入”一事,该区根据区纪委监委、组织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前期调查情况,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给予王某(柳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有巴拉出现不是坏事,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是我们当今政府要做的,也是百姓所向往的。

不管这样的事情有多少,我们都会积极面对,我们看到了百姓的希望,那句话说的好,“教育的公平,才是最大的反腐败”。这句话放到今天也不过时,上学是学子们的独木桥,它也是最大的公平的平台,自从实行了科举的考试,就已经给百姓出人头地开启了人生的转变的大门,所以大众才对冒名顶替的实践如此重视,这样的事件上热搜就情有可原了。

《动态快报》最后转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在北京八一学校考察时说的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今天的事件,告诉我们,我们会相信政府会给受害者满意的答复,更会给百姓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公平的到来永远不会迟到,公平自有分明。
廖良明 书于东昌府区颐馨园八号
2020年6月17日(图片来自网络,相关资料有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