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视剧上班这点事儿青春
《延禧攻略》追完了,我发现了魏璎珞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一种能力

《延禧攻略》追完了,我发现了魏璎珞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一种能力

作者: 钱多多的时空站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16:19 被阅读43次

最近一部火爆网络的电视剧《延禧攻略》成了办公室几乎人人都在讨论的谈资。

女主魏璎珞一路打怪升级,业务能力爆棚、个性十足,说起话来干脆利索,办起事来条理清晰,十足的职场杜拉拉升职记。

而在看剧的过程中,最吸引我的是魏璎珞的表达力。

第一集开场,她就引经据典,以一段“步步生莲”的说辞对付了傲娇的嫔妃,保住了自己同伴吉祥。

在刺绣考核中,她巧舌如簧地应对了锦绣对她作弊的污蔑。

诸如此类以“表达力”让自己和同伴转危为安的片段不胜枚举。

“表达力”无非讲的是说话这件事,我们每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在运用实践了。

可是反观生活中,真正会说话,掌握说话之道,能驾驭说话能力的人少之又少。

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我这个人很直,说话不好听。你别介意。”

仿佛“说话直”,是一个优点,以为提前跟对方打声招呼,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说出不合时宜的话。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说话不经过大脑、出口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会无形中给听话的人带来心理的伤害。

如果换一种更为委婉和机智的方式,不仅能够达到沟通的目的,也会让听话的人心理上的感受更舒服,甚至能够化解潜在的危机。

罗振宇曾经在演讲中举过一个故事:有一位老板遇到公司的一位同事撞坏了玻璃门,于是非常关心地过去询问:“没伤到自己吧?一定要小心啊!”

老板转身回到办公室就把部门主任叫过去说:“叫他赔!”他把赔偿的难题丢给了部门主任。

这时候,部门主任怎么处理得呢?

他把员工喊过来说:“哎呀,你怎么跟老板关系这么好,他让你少赔点儿。”

这件事看似不大,但是不同的话语处理方式就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

如果部门主任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他可能接到老板的指示后,就满腔愤怒,认为员工做事冒失还他受牵连,把员工臭骂一顿。

如果因为此事两人引发埋怨和争吵,那期间的误解和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而故事中的部门主任,不仅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还能反向思考,通过巧妙的语言和略微缓和的处理方式跟员工交流,既给足了对方足够的面子,还解决了老板布置的任务,又无形中减少很多潜在的矛盾。

关于“表达力”,不光是体现在职场中,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话术方式。

在大国外交场合和面对公共媒体的时候,“表达力”更能体现出一个人高超的说话艺术,以及极强的应变能力。

在外交场合,周恩来总理就是一个会说话的典范。

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接待了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

这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意中看到他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表达力”强的人,在职场中更容易得到晋升的机会,因为他们用机智巧妙的方式赢得了上下级的认同,自然在做事的时候更容易成功。

在商务谈判的环节,“表达力”体现的往往是议价权,甚至几句话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润。

在娱乐圈,如今人气高的往往是那些情商高、会说话的人。黄渤就以自己在接受采访、主持、综艺等环节中留下的金句一次次被粉丝们安利。

《奇葩说》的团队里的明星人物就是因为高超的辩论技巧而一举成名,身价涨了很多倍。

所以,“表达力”在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一个人极强的软实力。

最后,以一句《战国策》里的句子结尾,以示表达力的力量: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延禧攻略》追完了,我发现了魏璎珞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一种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lq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