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祟兮
紧迫感的确可以使人快速进步,但是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了对比性的东西。
人有时候真的过得太焦虑了。
焦虑来自方方面面,有些焦虑完全可以自己调节。
比如说,某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套现15亿,这种不常见得例子,就没有必要去耿耿于怀,这跟同龄人有没有抛弃你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
比如高中生做公众号月入十万,也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效应。
网络上天天都有类似的新闻,看都看烦了。
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人们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
我个人对上面的新闻没有想写作的欲望。
我自己的情况就是,每天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任务,没有完成就觉得自己心慌慌的,比如日更。
已经剩下最后几天了,感觉自己已经没有想要写的东西。
加上最近状态不太好,脑子里都是浆糊一样的东西,乱七八糟。
然后日常生活中也会时不时遇到一些琐事,让你感到身心疲惫。
我又开始思考,日更的目的。
只要不断更,管自己写的是什么。
经过二十多天的日更,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1.没有灵感
灵感决定着你今天能不能高质量产出,很多沉淀厚实的小伙伴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情况,但是像我这样的小白的确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2.没有时间
假如你有灵感,写一篇文章应该很快,但是如果精益求精,文字上,段落上的斟酌也会花费你大量的时间。
假如你没有灵感,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快找一个热点或者话题,挤牙膏似的完成你今天的任务。
3.没有技巧
在写作社群中发现很多小伙伴都有自己的写作技巧,看着别人的,再看看自己的,发现惨不忍睹。
4.没有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喜欢得领域,然而我喜欢的很多,擅长的却没有。七零八落写了一些东西,不是系统的,也不是连续的,让人感觉杂乱无章。
以上四点都是造成我日常焦虑不安的原因。
我给自己的对策:
多读书,多思考。
很简单的六个字,可是我没办法做到。
我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累的事情,烧脑。读三页就犯困。
希望日更结束后,我可以回到以前那种自由的状态,不为了日更而更,而是去完善自己,做好准备。
但是,日更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见识。比如你可以通过其他人的作品看到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
你可以透过小伙伴的文章学到一些写作技巧,还有他们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都可以学习。
虽然平时没什么时间跟群友们交流,但欣喜的是这一个月的日更里,自己还是抽出时间来参加互评,提升自己,反思自己,借鉴他人。
写到这里,我今天的焦虑又慢慢消失了。看来,不管你写得怎么样,你写出来了,解决了今天的日更问题,你的焦虑就会自动消失。
找到焦虑的所在,努力去解决它,而不是一开始就急于寻找最完美的方式。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条条道路通罗马。
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第27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