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语文在 12 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
而语文中,最容易拉开分数的部分是写作文。写作文是最让学生头痛的事,很多人过了高考后,就再也不碰作文了。
但我们真的能避开写作吗?年终总结、工作报告、日常邮件,甚至微信,都需要我们写作。
写作是一个人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为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不会写作,就无法清晰、准确、高效地表达自我,这会成为你职业道路上的致命伤。
很多人说:“我就是不喜欢写作,怎么办?”其实,你不一定是不喜欢写作,而是不喜欢学校里糟糕的写作体验。学校里的写作规定好了主题、规定好了结构、规定好了字数;在其中,没有你表达自我的机会,你只是一个素材的剪辑工。
每个人都喜欢表达自我。为什么我会知道?看看视频上,飞过得无数弹幕,就知道了。
写作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手艺,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需要写得华彩动人,只需要写得清晰、准确和简洁,便于别人理解。这并不难,我们只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就能做到了。
可惜,并没有一本指导中文写作的书籍,为我们总结了这些规则。不过,幸好有一本经典的英文写作书籍总结了这些规则,指导我们写出清晰、准确和简洁的文章。这就是传世经典《英语写作手册:风格的要素》。
书中有一些规则并不适用于中文写作,但也有很多规则是可以拿来就用的。我为你整理出了这些规则,希望你能把它们运用于写作,更好的表达自我,实现自我。
零号原则:多写
写作是手艺活,大量训练最重要。你可能会说:“我哪有时间进行大量写作练习啊!”其实,你每天都在进行大量写作,比如,工作报告、每日邮件、微信、弹幕等等。只要你稍稍注意下,它们就是你最好的写作练习。
一号原则:清晰
好文章一定是清晰的,别人一看就能知道你在说什么。以下六条规则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1、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与副词
动词和名词是具体的,人们很容易在大脑中找到具体的情景;而形容词与副词是抽象的,人们需要绞尽脑汁去想象场景。比如,
他跳得很高。
很高是多高,你能想象出来吗?
他跳过了一堵墙。
你的脑海中是不是立马跳出了一副画面?
2、少用术语
对于内行来说,术语是一个清晰的概念,对于外行来说,术语是一个谜语。所以在文章中一定要少用,甚至不用术语。在《时间简史》,霍金只用了一个方程式:E=MC2。
如果你不得不用,那么一定要类比解释说明术语的含义。
我们都习惯于引力只做一件事——将物体彼此拉近。但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力也可以把物体分开……如果空间包含一种不可见的能量,就像一种不可见的雾一样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那么这些能量雾造成的引力就会产生排斥效果。
这段话中把“引力”比喻为“一种不可见的雾一样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解释了“引力”是什么。
3、多用主动语态
通常,主动语态比较被动语态更加直接、简洁、有力。请品品以下句子:
我会永远记得第一次去波士顿的经历
我第一次去波士顿的经历将永远被我记住。
4、用肯定句进行陈述信息
肯定句陈述信息清晰明确,少用否定、犹疑、暧昧的语言。请比较以下句子:
肯定句:他常常迟到。
否定句:他经常不守时。
肯定句:他觉得学习拉丁语毫无用处。
否定句:他不认为学习拉丁语有多少用处。
肯定句:申请者穿戴整齐,按时到场,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条件句:申请者可以通过整齐的穿戴和按时到场给人留下好印象。
我们更可以用“先否定、再肯定”的方式,强调肯定的信息。
不为慈善,但求正义。
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5、将段落作为文章的基本单位。
将段落作为基本单位是十分便利的,适用于文章。只要语意连贯,段落长短不限,既可以是短小精悍的单句,也可以是洋洋洒洒的长段。
一个段落好比是电影中的一个镜头,需要呈现一个事件或者观点。比较特别的情况是对话,在对话中,每一段对话,即使只有一个单词,一般也应独立成段;也就是说每换一次说话者,就要另起一段。
段落的起始句最为重要,它需要承上启下、点名主题,让读者知道作者接下来要讲一件什么事情。大文豪们甚至喜欢用第一句概括整个故事,比如: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双城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傲慢与偏见》
6、选择恰当的布局结构,并始终如一
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结构,这取决于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需要。写作之前,就应该决定适合的结构并始终如一。
比如,你写记述文,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按顺叙写作;也可以为了设置悬念,先说结局,进行倒叙写作。但千万不能一会顺叙,一会倒叙,那就让读者摸不清头脑了。
二号原则:准确
1、勿将句子一截为二。 该用逗号时不要用句号。
换言之,该用逗号时不要用句号。一句话是一层完整的意思,不用给它添油加醋,也不要把它切得支离破碎。请注意以下两句中标点的运用:
听她说话很有趣。她游遍四海,还曾在六个国家生活过。
多年之前,我在从利物浦返回故乡纽约途中,在丘纳德号客轮上遇见了他们。
2、将需要强调的内容放于句首和句尾。
通常,将最想强调的词或词组放在句末最为合适,这类句子被称为掉尾句。请看以下两句:
这种钢材主要用于制造剃刀,因为他硬度很高。
因为硬度高,这种钢材主要被用于制造剃刀。
前一句强调了硬度高,后一句强调了用于制造剃刀。你需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结构,选择需要强调的内容。
用“先否定,再肯定”的句式能进一步强调句末的内容。比如:
不为慈善,但求正义。
不是不爱恺撒,只是更爱罗马。
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另外,一个有强调作用的位置是句首,这类句子被称为松散句,比如,
欺骗和背叛是她永不宽恕的。
君王们在他的圣坛前朝拜。
3、用排比进行强调
用相似的句式组织内容和功能相似的句子,强调一个主题。比如: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4、使用肯定、明确、具体的语言
用具体的表情、动作、场景和事件代替模糊的概念。比如
概念: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者娱乐爱好越凶残野蛮,他们的刑罚往往越残酷。
具体:人们越是以搏斗、斗牛和角斗为乐,就越会用绞刑、火刑和拉刑惩罚犯人。
三号原则:简洁
1、删掉多余的词语
生动有力的文章必是简洁的。就像一幅画作中不应有多余的线条,一台机器不应有多余的零件,一句之中也不应有赘词,一段之中不应有赘句。这并不是要求作者笔下句句精,或省去所有细节只保留主题轮廓,而是要求每个词都要起到作用。
多余:他是一个....的人
简洁:他...
多余:特拉法尔加,那是纳尔逊的最后一战...
简洁:特拉法尔加,纳尔逊的最后一战...
多余:调整结构、夯实基础、振兴集镇
简洁:调结构、夯基础、兴集镇
2、避免使用一连串的散句
写文章应多用短句,因为长句的意思比较复杂,会加重读者的认知负担。但物极必反,如果文章中短句过多的话,就会让文章变得冗长无趣。
第三场募捐演出于昨晚举行,听者甚众。爱德华·阿普尔顿先生独奏,波士顿交响乐团进行器乐伴奏。前者的表演展示了他一流的艺术造诣,后者的演奏证明乐团不负盛名。该系列演出引起的关注让委员会十分满意,委员会计划今后每年都举行一次类似的演出。第四场音乐会将于5月10日周四举行,将为听众奉上同样引人入胜的表演。
如果作者发现自己写了一连串松散的句子,则应考虑重写一部分以避免单调无趣,将部分句子换成简单句、由分号连接的两个分句、两个分句组成的掉尾句或三个分句组成的松散句或掉尾句——具体选择以最好地表达思想为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修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修改有三个要点:
1)放几天,等自己把文章淡忘了,再去修改。写完后,立刻修改是无法看出问题的。
2)朗读文章,好文章是能朗读的。如果读起来不通,就有问题。
3)请其他人提提意见。所谓当局者迷,有些问题,别人一看就能发现,但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发现不了。
只要我们每天在写作上投入一些时间,花点时间去看看自己写得内容,把它们修改得清晰、准确和简洁,你的写作水平就能提升。
祝你写作顺利!
#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