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不同处境时,状态不同需求不同,做的决策也会不同。其实正是这种复杂的不同,成为了未来一切商业的切入口,无论是商品类还是纯粹的体验服务,都越来越需要场景思维。谁抓住了场景关键并提供这个处境下的需求,未来的市场也就为其打开了大门。
作为一名猎头会接触到很多正在落地的项目,我会涉及到不少消费品企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企业的产品和商业模式都会触及我去思考,最近关于场景思维的方向是因为两个特别明显的对比。一个做眼镜一个做饮料。
a公司是做眼镜的,委托我们招聘市场经理和总监的人选,在陪一个华润怡宝矿泉水的市场人选面试的时候,人事提问到市场活动的相关问题。华润的市场盘子大,每年除了大型活动赞助,还有特别策划的大型主题活动,很多都是根据场景来做的策划案,比如赞助各类不同的体育赛事,运动场所能用到水的地方都找切入点,然后人选话锋一转问到眼镜公司为什么现在只有传统配镜和普通太阳镜,很少设置专区,做各类不同场景的眼镜品类,比如骑行专用、游泳专用或者打高尔夫球专用之类,人事应着没有顺着搭话,之后告诉人选,他们的市场方向主要是做门店的促销活动,还有针对会员的活动。当时空气凝结了五秒钟。
后面面试官基本忽略以上,讲目前公司市场部门的需求很务实,就是市场的营销推广……这种忽略场景应用的单方面针对人群做文章,成为了很多市场发展的梗。因为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对于人的心理需要和深层次需求,都是要长期的数据积累算法评估才可以提取的。但是场景需求这种,是可以根据特定场景和细分人群直接定义需求的。从这个案例里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传统营销其惯性的思维就是跑马圈地,简单粗暴。很多的是刺激消费,而不是符合实际需要做走心的服务。所以那一天的沟通的确有些尴尬。因为它们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市场营销模式。
b企业是做饮料的,主要是做运动功能性饮料,他们家的概念是要做运动场景的全品类服务。他们的饮料只供给运动场景,从连锁健身机构落地切入。现在的产品只有四种,水,运动前饮料,运动中饮料,还有运动后的营养补充饮料。现在正研发中的是针对男女不同的体质的功能饮料。健身房、羽毛球馆,网球馆、游泳馆等等运动健身场所都是准点位,市场才刚刚开始,反响就非常好。在比较封闭的运动场所,充分分析了场景需求,研究人们在运动时的心理,细分了运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
除此外,他们也在链接除饮料以外的运动毛巾护腕发带,还有运动专用洗发沐浴用品等其他能够在运动场景也会用到的其他类刚需消费品。
这样的产品之所以有市场,是人们消费时越来越能看到商家的用心之处,东西是否真的考虑到消费者的方便,能急人之所急。做市场调研并不难,难的是从什么角度做调研。没有场景思维的市场部以后怕是寸步难行啦。
外卖和各种电商平台,包括滴滴打车软件社交软件,甚至是共享充电宝和雨伞、物流快递业务和最后一百米的储物柜等等,都是分析了场景应用下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出现就看场景思维在哪个领域被发挥的更好。简书平台也一样属于,曾经写在博客和日志里,也写在笔记本里,现在可以写在自己的简书账号里。
可以练习场景思维的能力,比如自己在不同场景里,需求是什么,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想象力是真的可以变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