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拍儿子马屁,报了幼儿园组织家长志愿者服务,活动主题是教小朋友做汤圆包春卷,我被分到包春卷这组。
来了五个可爱的小班的小朋友,我对他们说:“来来来,春天来了,阿姨教你们做春卷。”
小朋友们撸起袖子跃跃欲试。
“大家认真一点哦,等会儿做好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春卷做得又快又好!”
其中一个小姑娘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她认真又坚定地跟我说:“阿姨,不要比。”
我感到一阵汗颜。
从小到大,一路都与人在比较,小时候比成绩好差,长大了比赚钱多寡,婚后比谁先买房买车,同学会上暗地里来比谁的房子套数,闺蜜聚会也是明里暗里不自觉地比包包鞋袜甚至自家娃。
唉,成年人的世界,比较无所不在。
就拿作为俩男娃娃的我来说,嘴里讲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可心里却还是想着这个乖巧那个倔,这个执著那个随和,这个害羞那个外向,往孩子身上胡乱贴标签。
独生子女更惨,被父母跟那个传说中的无所不能的“别人家的孩子比”,结果更多的无奈,不战而败。
孩子考99分,父母追问班里有考一百分的吗?考了一百分还得继续追问,还有谁也考了一百分?
这样比来比去,我们从来没有活在当下的幸福与知足里,而再优秀的孩子也永远无法做到对自己真正的认可,活在焦虑和不安中。
当然,一直以来,喜欢被拿来比的还有一种生物叫“别人家的老公。”
我更是犯过这样低级的错误。好朋友的老公高大帅气又多金,对她出奇的温柔与体贴,不仅对她好对孩子好,而且对她娘家人好更对她闺蜜团好,总之,他是我们身边女性朋友心目中的模范丈夫完美情人。
每回在老公面前说到闺蜜家男人,总是一脸艳羡之情,尽显花痴本色。
老公有时候嫌烦,甩过来一句,他那么好,你去和他过日子去!
去年过情人节时,闺蜜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说说,晒恩爱洒狗粮,截图老公的朋友圈图文:感恩老婆多年的付出,在我心里你永远最美,老公爱你一万年!
哇,不得了,我连忙点赞,一路小跑到老公身边给他看这条微信,一边用羡慕的口气不停地说:一样是老公差别怎么这么大,为什么他可以这么公开对老婆示爱呢,太幸福了,你看你,为什么从来就不发我和孩子的照片呢,搞得自己像是单身狗一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也许老公被我的十万个为什么问得烦了,也许是我平时每天念叨别人家老公遗留下来的问题,老公爆发了,他大吼一声:“你给我住嘴,天天XX,XX,你烦不烦!每个人生活方式表达方式都不同,这种东西我搞不来的,我也有我的方式对你好。你再搞不灵清,我也天天念叨别人家的老婆又漂亮又年轻又温柔又会赚钱,看你什么感受?!”
聒噪的我一下子消停,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我们看到“隔壁老王”的长处,却只盯着自家老公的短处。谁都不喜欢被别人比来比去,更何况是被自己的枕边人。
记得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曾经说过,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
心理学上说,人性中具有追求优越感的欲望,这也是来自原始社会的求生本能。适度对比心态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自我认知与成长,可同时也会助长了焦虑和不满。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只要简朴的生活和高贵的灵魂。杨绛先生如是说,穿过岁月的河流,我们也懂得许多道理,可是却总还沿袭原来的恶习去生活,小班三岁的女孩让我再次面对自己不纯净的心灵,被好胜和欲望控制的心。
再次告诫自己,要修正自己,什么什么都不要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