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写笔记,写到校长分享的这篇缔造完美教室,感触良多。
之前就听杨校长和于校长提到建设班级文化,但是没有什么方向与目标,假期看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系列图书也想打造一间像56号教室一样的地方。
尽管我没有雷夫老师那么优秀,但是,我会努力向雷夫老师学习,向所有优秀的老师学习,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
言归正传,班会班训等内容可能一时没有想法,需要再思考学习和探究,但是班级文化可以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以读书为主,诵读经典,阅读课外书。结合孩子们的兴趣,打算每周开展主题阅读,也就是群文阅读,然后结合主题可以绘画,看电影等。把孩子们的作品贴到墙上,让孩子们看着自己的进步,也留存好属于孩子们的记忆,整理成档案。
第二方面,共读共写共生活。我想,我们现在就在做着类似的事情。虽然不是博客,不方便回查,但是我们每天都会在群内交流,更便捷。孩子和家长每天都会坚持诵读论语,阅读故事,这就是一种共读,一种亲子活动吧!每月共读一本书召开交流会还需要继续努力。
至于晨诵,午读,暮省,晨诵,每天坚持诵读三字经,一直在做,午读还没想好怎么做,不过可以用来讲故事,讲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安静地洗手打饭准备吃饭或者其他形式,再考虑。暮省可以用璐璐妈妈分享的能量球的方式,赠送身边的人一个能量球,让所有孩子都能带着满满的幸福感离开教室回到家,还能把能量球分享给爸爸妈妈,多好。
感恩这个超长版假期,也感恩有于校长的引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