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手机屏面跳出一款水果画面,颜色艳丽,小巧玲珑,每颗又由无数晶莹剔透红色小珍珠组成,显示着高贵的气息。虽然不能确定是我儿时吃的野果,但凭着那片叶子,可以百分之百认出是我们儿时吃的"麦泡儿"。
每年的四月份,我们农村的孩子借着放牛和打猪草的空隙,在山里寻找"麦泡",或者不需要寻找,经验告诉我们去年在哪里摘到,它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这种野果的树有很多刺,比玫瑰花树的刺还多,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在刺的缝隙中采摘。
比莲子稍大,开始釆摘的时候,基本都是送进嘴里,因为太多甜的怀念。"麦泡"味道清甜,入口即化,不剩一丝残渣。那甜,甜得爽,甜得干脆,经过味蕾扫荡,犹余音绕梁,感觉还在,甜味殆尽,让人过嘴不忘,所以无论吃多少都不觉得腻,而且个头又小,基本得不到胃的满足。 但是,好东西需要分享,一般的情况,我总是留一小袋回家。
"麦泡"很不好携带,由于果体柔软,稍微动静大一点,它就会自动揉化成一团,没法吃,所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总需要一个小的盒子或者小瓶子来盛放它。

今天终于知道它的学名叫"覆盆子",瘦身,提高记忆,抗衰老,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多吸引人的作用,可惜釆摘,运输,储存太难了。只有亲自上山采摘,才能尽情享用,多么可贵的感觉。
说到″覆盆子",不能不让我联想到另一种野果,至今都找不到学名,我们叫"乌泡"。

和"覆盆子"形同相似,有刺,也是颗粒状,但基本不能釆摘,藤状果实,要摘只能连藤一起掰下来,就着藤子的果柄用舌头卷着吃。
这味道虽然没有"覆盆子"那般干脆的清甜,但它属于甘甜,用舌头把那些黑珍珠卷入口中,必须通过牙齿的细细咀嚼,好像每颗珍珠都有细小的核,又不至于让你抛弃,一种甘甜混合着微酸,让你的口腔充盈着津液,这时,无以复加混合的甜布满你的世界。

还有更吸引人的一点,它的果汁是紫红色,沾在手上身上很难去掉。我们吃的时候特别小心,必须让它全部消失在口中。如果你不小心张开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吐血,或者像个吸血鬼,所以我们常常用嚼″乌泡"的嘴来吓唬人。
这种野果是属于藤状植物,往往在山边,田圹,野蛮生长,一大堆一大堆,浑身是刺,我们称之为"刺旁",阻止了人们行走的路线。
很小的时候,奶奶说,从前七仙女下凡,遇到了董永,结为了夫妻。后来仙女事情被皇母娘娘发现了,押到天宫。董永带着孩子,只有在七月七去鹊桥相会,两人太过恩爱,仙女交给董永一包籽,让董永在回来的路上撒籽作个记号。哪知董永第二年再去寻找鹊桥的时候,满山遍野都长着这种"乌泡"的刺藤。董永和他的孩子再也找不着仙女了。
当时,听着这故事,我都悲伤了好些天。幸好,长着这么好吃的果儿,以至我后来把它取名叫"七仙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