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代才女的传奇人生
最近央视在网上放了一段最新节目录制视频,视频里出现了许久未露面的主持人董卿。说起董卿,脑海里自然出现了博学,优雅这样的词汇。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魅力,对于古诗词更是信手拈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
在遥远的中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位才女,她饱读诗书,写得一首好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他就是宋朝著名诗人李清照,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一
李清照出身于名门,父亲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文思极为敏捷,学识渊博,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因而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不过十岁便读了不少诗书,精通诗韵,不过十六七岁,便写了一首好诗《如梦令》,并广为流传。
而同样饱读诗书,醉心学术的赵明诚,很早便被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吸引,恳求父亲上门提亲。而李清照第一眼见赵明诚,便“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害羞中带有期待,两情相悦。于是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
两人婚后生活十分幸福。赵明诚休闲之时,便陪着李清照遍游汴京各处景点,也时常带她去大相国看古玩字画,遗留后世的《金石录》便是在这一时期收集编订而成的。夫妻两人志趣相同,恩爱无比,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在赵明诚的眼里,李清照不仅是一位妻子,更是一位知己,在他心里,得妻如此,此生值得
一日,丈夫张明诚偶然之间得到了白居易的手书《楞严经》,深知妻子喜欢白居易的诗,便赶忙将此书带回家中,叫醒熟睡的妻子。果然,李清照看到此书,惊喜异常,竟彻夜研究。平日里只要有空闲便会拿出来反复观摩体味。
才华横溢的李清照,一直秉承着自己的读书习性,孜孜不倦地从书籍中吸收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一道体系,晁补之称赞其“善属文,于诗尤工”。
当一个女人通过知识有了自己的认知,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之后人生所发生的事件她都会有一杆称,用来丈量这个世界。
当一个女人懂得忠于自己的内心,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虚心求学,不恃才傲物,无论她的地位高低,都是值得被人尊敬的。

二
建炎元年,金人攻陷汴京,局势紧张。但朝廷不仅不出面反攻,反而弃城南逃,更是将主战派的太学生陈东,布衣欧阳澈押赴刑场斩首。闻此消息,李清照端着酒杯的手颤抖着,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为何,为何一心为国为民的人反而被斩首?悲愤难抑的李清照只能举起手中的酒杯,站立中庭,仰空而望,将新湛的一杯酒对着天空,徐徐洒下。她恨自己身为女子,不能上阵杀敌,对于朝廷一味偏安南逃充满了愤恨,可那又能如何?面对这样的朝廷,她只能抱怨,无能为力,只能将情感寄托于诗词当中。然而令她更痛心的还在后面。
时局动荡,覆巢之下无完卵。王亦叛乱时,赵明诚正任江宁知府。对于叛乱,属下已提前告知,奈何赵明诚却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一心研究着他的书画古物。
是夜,叛乱者果然不出所料地出击了,手下的人凭借奋勇杀敌,平定叛乱,而身为知府的赵明诚,却靠着一根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
李清照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深感羞愧,虽无争吵,但也无往昔的感情,在政治上,两人观念始终不同,从此,两人便渐渐冷谈疏远。不久,赵明诚被朝廷任命为湖州知府,在赶往湖州的路上不幸感染风寒逝世。从此,李清照便是孜身一人。
家破人亡的痛,颠沛流离的苦,李清照只能独自流泪,将情感寄托在诗词上,将痛苦,绝望,无助汇聚成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但坚强如李清照,她知道她不能倒,还有使命在身,书册古物不能丢。她还有笔,还能作诗填词,还能在文学中找到慰籍。

三
这人世间的酸甜冷暖,在流亡过程中,李清照尝了个遍。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路颠簸已实属辛苦,更何况还携带着那么多珍贵宝物。一路上,觊觎宝物的人何其多,所携带的文物图书大部分失散,李清照深痛不已。
书册古物丢失的痛苦,颠沛流离的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了巨大的无助,思量再三,李清照决定改嫁,嫁给了张汝舟。奈何张汝舟是一个俗不可耐之人,娶李清照只是觊觎其收藏的古物。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十分恼怒,对她更是拳打脚踢,恶语相向。
而李清照是个怎样的女子,她清醒,果断,不受封建礼制的束缚。她向官府告发了张汝舟徇私舞弊,骗取官位的罪行,并要求离婚。但在当时的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属于逆行,即使能够离婚,也要判处两年徒刑。但她不怕,即使身陷圄囹,也要与张汝州一刀两断。
李清照这样的人,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会一味的忍让,妥协。认清对方的为人后,懂得及时止损,不惜一切,也要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四
纵观李清照这一生,传奇色彩足够绚丽夺目,她的佳作与精神一直照耀着后人。
她,敢于冲破古代对于女子的偏见,从小便熟读经书,满腹经纶;敢于对着软弱无能的朝廷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永远用诗词影响着后人。
美,可以有一万种姿态。秀外慧中如李清照,身上始终有一种拒绝世俗的勇气,是诗词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即使后半生苦难重重,但也未曾迷失自我,坚定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愿我们都能像李清照一样,清醒,聪慧。
注:部分信息来自于百度搜索和张世杰所著《李清照》,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