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五日闲

作者: 第六只眼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9:53 被阅读513次

一七年八月六日。

夏日正午,烈日炎炎。我拖着大皮箱,从竹林寺北坡上山。开始是一个台阶一上,后来是一个台阶一歇。中途还遇到‘’路霸‘’:前面施工,请远路返回!

所以,当我终于到达目的地,“感谢佛祖!”平生第一次,我诚心念佛。

徐州骆驼山竹林寺日月斋。

爱心学堂联合彭城书院在此举办为期十五天的暑期国学夏令营。有感于热心爱心人士的参与和付出,我报名了本期夏令营义工服务。后来,因为临时有事,只服务了五天。

偷得浮生五日闲

第一天晚上,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还没有到齐,我和另一位义工老师请假下山,去附近的超市买点生活用品。这附近实在是不近,一来一回,花了四个多小时。

回到山下,已经晚上十一点。登山之前,先坐在台阶上稍事歇息。

无蝉噪,无月光,身后竹影轻摇,眼前这一处灯光。

偷得浮生五日闲

第二天晨起 ,在大殿外听师傅们念早课。

在殿外古树下站了一会儿桩,练了一会儿太极。无意看到脚下莲花生。

步生莲。心生莲。阿弥陀佛。

偷得浮生五日闲

寺里师傅早斋午斋成为‘’过堂‘’,‘’过堂仪轨‘’就是用斋时的程序规矩。最大的规矩就是‘’止语‘’,所谓睡觉不言,吃饭不语。

偷得浮生五日闲

学生们不用唱‘’供养偈‘’,也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念诵‘’感恩铭‘’。

偷得浮生五日闲

孩子们上课时间,我和郭老师帮着搞搞后勤。饭食是有寺院斋房提供的。

偷得浮生五日闲

山中五日,日子繁忙却很简单。最重要的是在城外山寺夜宿的体验,一直是我心心所念。

以前读书,最喜欢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此次山居,满足了我做山中闲人的愿望。妙哉还有同伴,就是第一夜和我外出晚归的郭老师。

偷得浮生五日闲

上面这个人,就是和善而能干的义工同伴郭老师。

来到山上的那个正午,我其实已经中暑,被她迎上来,接了行李,安排坐下歇着,又去斋房盛了两碗小米粥来让我喝下。感觉人才活下来。

那一刻的感受是:这个人与我有活命之恩啊。而那两碗小米粥也是很久以来喝过的最具生命感受的饭食了。

感恩。遇见这美好的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偷得浮生五日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x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