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连载小说俯仰人间今古
《第六毒》简介&目录&修改更新中

《第六毒》简介&目录&修改更新中

作者: 末渡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12:23 被阅读149次
五毒生于第六毒

文 I末渡

一个只会写连载的疯子......


作品简介

一个信念可以支撑一生的时光,而一个观念却只能代表某个年代。

第一部分,自述者墨善,有幸见证了七十年代生的、再无“铁饭碗”可传承的年轻一代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当外出打工、淘金的大潮席卷而至,她孤身作战,随大流闯进了“北上广”,撞见火车扒手团伙,陷进票贩集团......身处这个失身与失业一样轻易的社会,墨善告诉你,将如何做到“明哲保身”而洁身自爱。

第二部分,自述者李若,年轻时不幸活在了中国最动乱的年代:贴大字报、上山下乡、返城失恋......人性的小船,有的会跟着时代的大背景而迷失航向而沉船海底,有的却坚持朝着同一个方向航行而至死不渝,就看你如何抉择。

第三部分,自述者李诺,一个被“封建余孽传统”抛弃的弃儿,能被李若收养,也许是幸运的,但被当成另一个性别的替身抚养长大,就很难评判她的一生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从性别认知到刻意易性,她踩进性别误区,踏上没有交点的漫漫情路,结局如何,倒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有各异的心思最清楚。

本文以三个人的自述方式,讲述不同年代里的不同人文故事......写在首页


作品目录

第一章 自述者:墨 善

自古无巧不成书 01   自古无巧不成书 02

自古无巧不成书 03   自古无巧不成书 04

自古无巧不成书 05   自古无巧不成书 06

自古无巧不成书 07   自古无巧不成书 08

自古无巧不成书 09   自古无巧不成书 10

自古无巧不成书 11   自古无巧不成书 12

自古无巧不成书 13   自古无巧不成书 14

自古无巧不成书 15   自古无巧不成书 16

自古无巧不成书 17   自古无巧不成书 18

自古无巧不成书 19   自古无巧不成书 20

第二章 自述者:墨 善

恶魔与天使同在 21   恶魔与天使同在 22

恶魔与天使同在 23   恶魔与天使同在 24

恶魔与天使同在 25   恶魔与天使同在 26

恶魔与天使同在 27   恶魔与天使同在 28

恶魔与天使同在 29   恶魔与天使同在 30

恶魔与天使同在 31   恶魔与天使同在 32

恶魔与天使同在 33   恶魔与天使同在 34

恶魔与天使同在 35   恶魔与天使同在 36

恶魔与天使同在 37   恶魔与天使同在 38

恶魔与天使同在 39   恶魔与天使同在 40

恶魔与天使同在 41   恶魔与天使同在 42

恶魔与天使同在 43   恶魔与天使同在 44

恶魔与天使同在 45   恶魔与天使同在 46

恶魔与天使同在 47

第三章 自述者:李 若

逆女 48   逆女 49  

逆女 50   逆女 51

逆女 52   逆女 53

逆女 54   逆女 55

逆女 56   逆女 57

逆女 58   逆女 59

逆女 60   逆女 61

逆女 62   逆女 63

逆女 64   逆女 65

第四章 自述者:李 若

身世之谜 66   身世之谜 67

身世之谜 68   身世之谜 69

身世之谜 70   身世之谜 71

身世之谜 72   身世之谜 73

身世之谜 74   身世之谜 75

身世之谜 76   身世之谜 77

身世之谜 78   身世之谜 79

身世之谜 80   身世之谜 81

身世之谜 82   身世之谜 83

身世之谜 84   身世之谜 85

身世之谜 86

第五章  自述者:李 诺(李若养女)

 大院秘事 87   大院秘事 88

大院秘事 89   大院秘事 90

大院秘事 91   大院秘事92

大院秘事 93   大院秘事 94

大院秘事 95   大院秘事 96

大院秘事 97   大院秘事 98

大院秘事 99   大院秘事 100

大院秘事 101   大院秘事 102

大院秘事 103   大院秘事 104

大院秘事 105   大院秘事 106

大院秘事 107   大院秘事 108

第六章 自述者: 李 诺(李若养女)

漫漫情路无交点 109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0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1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2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3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4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5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6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7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8

漫漫情路无交点 119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0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1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2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3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4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5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6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7   漫漫情路无交点 128

第七章   自述者:李诺(李若养女)

失孤的灵魂 129   失孤的灵魂 130

失孤的灵魂 131   失孤的灵魂 132

失孤的灵魂 133   失孤的灵魂 134

失孤的灵魂 135   失孤的灵魂 136

失孤的灵魂 137   失孤的灵魂 138

失孤的灵魂 139   失孤的灵魂 140


何谓五毒?写在《第六毒》之前

汉人民间有个风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午时,五毒开始孽生。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等五种位居前列的有毒害虫于此日午前,会在屋角及各阴暗潮湿处出现,故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等以灭五毒,驱秽气,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

此五毒害虫要数蛇最为传奇,因它千年修炼,得道成精,可变人形。为报答凡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白素贞与之相爱,以身相许。白素贞对爱情执着坚贞,上天庭、赴灵山、盗灵芝、水漫金山......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白素贞妖比人善,她法术高强,却温柔善良;她悬壶济世,普救众生,深得凡心,被凡众尊称为活菩萨......而即便如此,蛇还是蛇,妖还是妖,天庭有天庭的规矩,她违背天条,被镇雷峰塔二十年.....

蛇还是五毒之一,它没有麻雀一样的幸运,从“四害”中得以平反。甚至凡间已有罪人出现,总会用“五毒俱全”予以比拟,堪称经典。

五毒俱全的人,大概就有如下败德的恶劣行径:吃喝嫖赌抽、奸懒馋滑油、 阴损怂奸坏、坑蒙拐骗偷......二十种都不止呢。五毒哪能比得上这许多?真是高抬了它们。

“凡疗伤,以五毒攻之。”

据《周礼.天官》所载:“五毒”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性猛烈之药。就是石胆,丹沙、雄黄、礐石、慈石。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沙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慈石主周痹风湿。所谓的“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譬如丹沙、慈石并无太大毒性,但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

历代良医也认为:五毒不毒,五毒齐聚才毒。说是五毒,却可以毒攻毒,乃为良药。

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某中剧毒的江湖豪杰,因误食毒蝎子毒蜈蚣等剧毒害虫而得以克毒制毒,也经常会被意外打通任督二脉,功夫见长。可见,毒不可怕,怕的是没被用到该用的地方。人也一样,某些“毒”性也是用错了地方而已。

佛教称“贪、嗔、痴、慢、恶”这五种情绪为五毒,认为这五种情绪是众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

另一种说法是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能明心见性。且让我们来看看妙泽居士(其实我也不认识Ta是谁,只觉得Ta讲得还能读得懂一点点)所禅的何谓五毒之心:

一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致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于发财、享乐,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的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为了追求感观享乐,可以不讲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二嗔: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三痴: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四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儿子做了官发了财后,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卖弄。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财产等,都称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是慢。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这也是慢。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都是慢。

五疑: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与见地有怀疑或迷惑也为疑。

再来看看妙泽居士从修行的角度看谈人生五见:

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真我。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静时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或发应,执著于觉受等等都是身见。

边见:执著于断、常二见即为边见。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著"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没有了,这就是执著"断"。这两种错误见解就是边见。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智慧与觉悟,不能正确地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质或义理,无法正确理解"万法唯识、缘起性空、妙有真空"等的道理,不是执著于空,就是执著于有,不是执著于"真",便执著于"幻"等等都为边见。

邪见:各种不正确的导至恶业生起的思想念头等都叫邪见。比如"无毒不丈夫"就是邪见。

见取见:执著于只有自己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

戒禁取见:对于修言人而言,凡执著信持不正确的戒律,不能正确地看待戒律等都称为戒禁取见。比如五戒中有一戒为“不饮酒”,此戒律设立的初衷,是预防过量饮酒后乱性造诸恶业,而且经常饮酒会导致身心不清明,妨碍我们开智慧。释迦牟尼时代设立此戒的本意是远离一切让我们迷失本性的麻醉品,反过来说,适量饮了酒不乱性,内心如如不动,并不妨碍身心的清明,这个戒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我们往往定慧力不够,所以才需要持戒。

我不够资格修行,也就做不了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我读不懂全部的禅意,但相信妙泽居士所说:戒律绝不是修行的目的,只是一种防患的手段。妙泽居士把所有的戒律都比拟成“补丁”,凡世众生相只因“是有了漏洞才会有‘补丁’。”

对于普通人而言,佛家的“禅”与上帝的圣经一样,寓意深远,教人莫能知之其所有意义所在。因无智慧心,不知所有,就只能信随“权威”,附和大众,随俗浮沉,随波逐流。我把此等众生相归结为《第六毒》。

较之“五毒”害虫,中医、佛教中的“五毒”都过于深邃复杂,而较之与人心之“毒”,这一切又都成了浮云。

心,心脏也;心脏者,肉长也;身之本体。心无律动,呼吸停止,身死也;身死则肉腐,灵魂已远游。

何谓灵魂?科学定义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

肉体在,灵魂就在。

心,心思也,脑之思维。心有所思,脑有所想,欲念生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孽欲起也,灵魂就会捋臂张拳,蠢蠢欲动。

何谓最毒?人心最毒,心生的孽欲是毒中之毒,谓之《第六毒》

私意认为,佛教的众生之“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其实就是人们常见的八类思维障碍,他们是从众、习惯、直线、自卑、自我、麻木、权威。而“贪、嗔、痴、爱、恶”五种作为人类最要不得、却最容易滋生繁衍的“五毒”情绪,无非也就是‘自我中心型’思维障碍的全部注释。在考虑、解决所有人生中出现的问题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局限在自我所想所需的意识形态之中,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有此种思维障碍的人,他们不懂有‘舍’才有‘得’变通,只一味的索取,再索取,从来都不去核算索取得来的代价是否等值,是否值得。这样的思维障碍和意识形态,也被我叫做《第六毒》

《第六毒》是个连接于《顶山的天空》之后的、半纪实半虚构的小说体故事,从多人侧面的自述中全面描述木子李——一个有同性取向的女孩的生存日志,同时穿插讲述现代企业管理、职场竞争的一些潜规则和土办法,所涉及到一些化工专业领域的“知识产权”话题,《顶山的天空》一样,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感激。


后续:自古无巧不成书 01

        《第六毒》全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毒》简介&目录&修改更新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sw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