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潜《读山海经》15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5-04-13 05:42 被阅读0次
夜读||陶潜《读山海经》第10首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精卫:神话中的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鸟嘴),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饺(xiāo,呼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yīn,填塞)于东海。”微木:细木。 刑天舞干戚:一作“形夭无千岁”。刑天:神名。干:盾。戚:斧。《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首篇为序诗,后十二首从《山海经》《穆天子传》中撷取题材而写成。组诗中,世间的传说、神话、寓言、史实,通过其“魔镜”,或被化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为哀婉的叹息,或被化为惊天的怒吼,或被化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为刹那的顿悟,或被化为玄妙的虚幻,或被化为警世的宣言,可看作作者壮年时期思想状态的全面映照。

相关文章

  • 读陶潜诗

    ‌千载陶潜诗,不知几人喜? 闲来灯下读,不免沉思起。 感此素朴人,洁高古今稀。 为避恶浊世,躬耕归去兮。 千古复存...

  • 古风 山海经扇面图

    饮水道人画山海经异兽扇面,余改陶潜诗而题之 孟夏草木绕扶疏, 既耕已种读我书。 泛览流观山海图, 俯仰宇宙乐何如。

  • 山海经之帝女之桑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九十七:帝女之桑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5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中记载...

  • 盛夏虫鸟鸣,朗朗读书声

    今日共读:《童话山海经~骑木桶的人》 优胜七彩七班 [班班有读&创意读写](第220天) 王思璇读《童话山海经--...

  • 山海经之雕题国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四百七十九:雕题国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1月15日 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记载了一个地方:...

  • 遥和陶公渊明之《读山海经》

    陶公读《山海经》得妙,因成诗句数首,曰《读山海经》者。余亦尝读此经,并其诗也,自生别感,遂为此文遥和古人...

  • 第十二课 古诗文:读山海经

    第十二课 读读《读<山海经>》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首篇为序诗,后十二首从《山海经...

  • 山海经||劳山多紫草,罢父山中多紫石

    又有一些日子没读山海经了。其实,这些日子不光是没读山海经,别的书也是没怎么读。这样的日子大概已经有两周多了。 不记...

  • 蛮荒时代11/100

    《山海经》 P47-53 读《山海经》有感一, 接触到很多生字和生词, 查字典,标注拼音。以前不会读的字或者易于...

  • 读《蛇棺》有感

    读一本书,写一本书!仅仅是读一本书么? 是梦境?是幻境?是心境? 《蛇棺》和《山海经》有缘! 我读《山海经》! 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陶潜《读山海经》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me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