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气急败坏,也不能让孩子滚出门去!
作者|芷若愚
01
记得那是初冬时节,已是临近午饭时候,儿子因为一件事情惹怒了他爸,反复说教无效后,他爸叫他滚出去。
儿子也是一个倔脾气,头一昂,气哼哼地走出了家门。
等我从书房里走出来,已不见了他的踪影。
在饭桌上,我不免食之无味。胡乱扒拉几口后,就出门找儿子去了。
我从地下室找到单元楼门口,小区门口,到处都没有人。
我不免有些着急,担心他出小区门到外面去了。路上车水马龙,怎么得了?
况且前段时间他还跟几个屁孩过马路到另一个小区去荡秋千,路上危险极大,而且荡秋千时也有小朋友摔伤了脚。
我越想越害怕,跑到小区门口保安处问他看到儿子出门了没有,保安说没有注意到。这可怎么办?
折转身,回到家里,不免对他爸抱怨起来:以后孩子调皮了,你叫他站在厕所里或者罚做家务也行,千万不要叫他出门啊,现在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人。
万一跑到外面去了,遇到坏人怎么办?遇到危险怎么办?
我又把之前儿子出小区玩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
他爸也意识到问题大了,放下碗,跟我一起找。
我们小区是这个楼盘的一期,我们又到楼盘的二期去找,因为二期也有儿子的小伙伴。
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
正当我灰心丧气时,恍惚看到了儿子的身影,我赶紧跑过去,可是又不见了。
于是我大声说:安安,妈妈已经看到你了。你不要跟妈妈躲猫猫了。
快点出来。爸爸不会骂你了。
说了好几次,依然无效,但至少知道他还在小区里,心里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于是跟他爸分头行动,包抄开来,终于把他堵在一幢楼的后面。可是奇怪怎么没见人影呢?
细看之下,原来他躲在一草丛处蹲着。我和他爸赶紧跑了过去。他爸抱起他,他还在上面手舞足蹈。
我拍拍他的后背:你别调皮了,爸爸都来抱你了。我们都很爱你。回去把饭吃了。
儿子赌气地说:他不是叫我滚出去得嘛,那我就滚吧。
我:吃了饭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等吃了饭,我让他们交换角色扮演之前说的话,儿子也意识到那样说话是惹怒他爸的原因。
让他们两个握手言和。郑重其事地告诉他爸不能说让孩子滚出门之类的话。也让孩子到厕所去面壁思过,想想自己犯的错误。
说真的,这次儿子负气跑出去,我是吓住了,前面不是提到过他曾经和其他小朋友了出过小区吗?
毕竟他只有七八岁,正是人贩子下手的好时机。
就算孩子再大点,你让他出去,他可能去流浪,万一遇到坏人,被人弄残疾后去要饭,被人挖了内脏都有可能,这可不是耸人听闻,大家平时看了那么多新闻,可以自行脑补一下那些孩子成乞丐要钱或遇害的情景。
02
朋友Y今年教初一,那次上课也是遇到一个学生倔得很,在课堂上趁老师转过身时打同学,影响课堂纪律,干涉多次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跟老师顶嘴,班上孩子已经很会察颜观色了,就看你老师如何收场,大家一副等着好戏上演的架式。
Y感到那个火气是压不住了:你给我滚出去。
那个学生一脸窘迫地走出了教室,教室里终于清静下来。
可Y的心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因为之前听班主任说过,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很复杂,是组合家庭,且亲妈时常出差,继父也经常在公司加班。
所以这个孩子平时就和继父带来的大他两岁的哥哥相处,哥哥有时候要欺负他。
这个孩子严重缺父母之爱。万一这个孩子因为老师让他出去,觉得伤了他面子,想不开,去跳楼,怎么办?
于是Y赶紧叫一个班干部出去看看,结果带回来的消息是这个学生站在楼梯处,我的天啊,万一他从楼上跳到楼下怎么办?于是马上叫班干部去叫班主任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看管好他。
下课后,看到这个学生满脸羞愧地站在班主任老师面前,耷拉着脑袋。
原来,这几天哥哥一直都在欺负他,他又打不过。
有些同学一惹到他,他就使劲加以回击。把所受的怨气发泄到同学身上。
还好,班主任老师问清了原由,也与Y私下交流,遇到这类孩子在课堂上捣乱,千万不要让他单独站在教室外,一定要有老师看护着。免得到时候弄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做家长老师的真的应该控制住情绪,虽然我知道控制情绪很难。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注意力不能同时集中在两件事上。当人愤怒的时候,转移注意力会瞬间将愤怒降低,因为愤怒本身就是一种暂时性的情绪。
所以当孩子惹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找些其他事情来做。
当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相当于在冷落孩子此时的情绪,当他发现这个情绪的战场没有人接招时,他也会无可奈何。
孩子的情绪冷却下来之后,再找时机设置情境让孩子感同身受。因为此时说教,孩子会认为你是大人,想控制他。
所以还不如让他自己来感受。自己感受出来的更能直观明了真实。
一般情况下,孩子感受后多少都会有触动。这个时候再来讲道理。
因为以上三步心理学家也说过,一个人愿意接受另一个人的观点,顺序应该是: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行为,最后才是语言。
最后才是罚孩子做一些事情,这个时候孩子知道自己错了, 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更可能心甘情愿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