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声2020读后感合集
《阅读的风貌》读后感

《阅读的风貌》读后感

作者: 书声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17:28 被阅读0次

书声2020/陈泽 

这本书总体来说更像一本杂谈,最大亮点是材料非常棒。不过,话说回来内容中也有可取之处,当然大量篇幅是所谓的堆砌,堆砌了一堆知识,比如说吴哥窟的例子,比如说几个名人的读书地。

下面开始说说收获:

最开始他提到了几个问题,我认为不错,不过好像也没给出个好的答案:

一个阅读的人不免有三个问题

1.在每天新生的许多知识里,不该错过什么?

2.在生活、工作、社会中产生想要探究的问题时,要怎么追求阅读的解答或参考?

3.要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时,该怎么入门?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读的问题,而是怎么读的问题。庄子那句“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如何以有涯对无涯?我想这就是我们当今读书人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中提到了阅读方法的分类:广义和狭义。

广义是知道如何找到自己需要阅读的东西,如何判断这是否是自己所需要阅读的东西

狭义是知道找到之后怎样以最适当的方法来阅读。

作者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

掌握了方法,就不必担心书越出越多。一个懂得怎么选择,怎么消化的读者来面对形同无尽止的书海,就好像一个精通厨艺的大厨来面对存货无配丰富的超级市场,他会最精明又快速地选择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反之,如果不懂得选择、消化书籍的方法,即使有再强烈的热情与兴趣支撑,不是形同夸父追日,就是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走马看花倒罢。还不免受鱼目混珠之害。

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作者认为网络阅读是目前我们人类的终极阅读。

作者大胆的提出了一个看法:

网络之所以会顛覆文字,是因为在电脑科技的辅助下,终将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影像、气味、触感,甚至意念,提供种全新的感官经验。虚拟实境,只是我们对未来网络阅读既有的认知之中,一个最简单的想像而已。这种经验,超越所谓的文字阅读经验,我们只能说:它会打破文字阅读的局限,让人类得以重温全观认知。

这也是我的一个思考,也许那一天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拟态书中的环境,可以闻到花香,看到美景,哈哈。但是现实是我们离这一步还很遥远:

1.是相关技术不成熟,网络阅读不舒适也不方便

2.网络阅读,主要还是文字内容的表现

3.交易环境不成熟,创作者权益难保障,影响到内容创造与设计的意愿

4.配合新型态阅读所需要的新型服务还没有发现成熟

这个使我想到《如何学会快乐》中提到的,我们有5感,为什么非要强迫自己的眼睛呢?这里的理念很喜欢,也很期待。

第二个很重要的内容是阅读地图的提供,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2000年,发生的一些关于阅读的大事,这张图有待于补充,不过我也是很喜欢了。由于不好拍摄,所以就不在这里补充了。

第三个我喜欢的就是作者对阅读分类。这是我一直想要解决的,却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作者先提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可分为四类

1.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等,可供我们吃饱

2.美食,如鱼、虾、牛排等,给我们补充蛋白质的高营养食物

3.蔬菜水果,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纤维质

4.甜食,如糖果、蛋糕

对应的阅读也可分为四类:

1.是为了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知识需求的阅读。为了使人生过的更美好,在学业上、工作上、生活上,在生理上、心理上,我们有各种知识的需求。

2.为了思想的需求的阅读。这种阅读是为了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读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都属于思想类需求。思想类的书籍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其价值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久弥新。

3.这类阅读是为了参考阅读的工具需求。这种阅读是为了帮助查证、参考其他书籍。比如字典、百科全书、年表、地图等,这类书虽然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可持续,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会发生大变化。

4.为了消遣需求而阅读。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一个特点:可以用过即丢。

作者用了饮食来比喻,就是为了说我们阅读也一样不能偏食。很多人就不是偏于第一类阅读就是偏于第二类,总是营养不良。作者这样的分类也是为了说明不同类的书,阅读时应该用不同的时间、方法、和工具。尤其是时间的问题,在休闲类书上花大量时间,也是一种浪费。

作者也提到了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的问题。拿美食家做比喻,作为美食家,不能说我就知道面食,其他的我不懂,也不能说4类我都懂,却没有一个专业的方向。

最后我喜欢的点是:认为阅读的本质就是为了认知世界,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时空座标,也就是了解自己处身的时间与空间在历史中的位置。这个历史的着眼点应该越大越好一越大,观照自己的位置越清楚、因此最好是世界与人类的历史。如果能先读这样一本书,有助于给自己的阅读兴趣扫瞄、勾勒出一个系统的架构。这让我想到了王东岳老先生的课,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位置,那和盲目有啥区别呢?

还有几个趣事值得提:

第一件就是吴哥窟,这是一个书籍重要性的例子,当时发现吴哥窟,震惊了世人,一些外国人就推测是他们老祖宗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柬埔寨修建的,哈哈,结果一个元朝人叫周达观的一本《真蜡风土记》解开了谜题。

第二件是几个名人的读书地。孙中山的是大英博物馆(没记错的话,马克思也在那)、鲁迅的三味书屋、唐伯虎的桃花庵、蒲松龄的聊斋(不是兰若寺,哈哈)、祝英台的碧鲜庵、曹植的陈台。

最后,两个问题:一个有答案,一个没有。

1.书籍的魔力何在?

我以为不外乎它引领读者对未知的人、事、物发生兴趣,对已感兴趣者再进行探索、在知性与感性间游走、在严肃与轻松间穿梭,而这经验的好坏惟有自己才是最终的裁判,他人无从置喙。

2.你迷恋的阅读是什么?阅读本身,还是阅读融合生活所散发的气味?还是别的什么?

这本书算是读完了,收获不小。

相关文章

  • 《阅读的风貌》读后感

    书声2020/陈泽 这本书总体来说更像一本杂谈,最大亮点是材料非常棒。不过,话说回来内容中也有可取之处,当然大量篇...

  • 风貌

    野菊遍地,桂花绽放,两只白兔在草地上嬉戏。画家以细笔画出兔毛,兔目用白色点出高光,令兔子生动可爱。这幅图布局工整,...

  • 99号~小小~《如何阅读》读后感

    99号~小小~《如何阅读》读后感 如何阅读这本书的读后感?读完如何阅读这本书,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三...

  • 裘德凄苦而专注的一生

    阅读不写作,枉费心血。凡是有读后感的阅读,无论经过多长时间,总是记忆犹新;凡是没有读后感的阅读,连书名和作者都会忘...

  • 37/50本 【2016年读书】33/44周 《像TED一样演讲

    阅读时间:2016.9.26-2016.10.2 阅读的目标:学习演讲的秘诀 阅读的方法:略读为主 读后感:...

  • 2018-07-01 《如何阅读》读后感

    《如何阅读》读后感 再次感谢易效能,在亮剑2.0的阅读任务...

  • 《皮囊》书评:努力找寻我们珍惜和最珍贵的

    整体而言,推荐阅读,建读原因详见如下读后感。 以下将从阅读原由和读后感两个方面随意谈谈: 1. 阅读原由 几个月前...

  • 《文心》与《阅读的风貌》读后小记

    这是几个月前读过的两本书,也是平生第一次尝试做读书笔记的两本书。 我做笔记,没有套路,看到什么认为值得的就写下,如...

  • 谁动了你的数据

    阅读记录模板: 时间: 阅读时长: 阅读章节: 阅读记录: 读后感记录 时间:3.31 阅读时长:43分钟 阅读章...

  • 如何阅读(4-6章)

    李美宏《如何阅读》读后感 第二周读后感: 本周阅读了如何阅读这本书的第四章到第六章,在这三章里我学会了提高阅读能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的风貌》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cd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