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开始踏入博客玩码字游戏,源于喜涂鸦。
开始羞涩得只敢打下一两行字,慢慢地越写越多,后来更是泼墨驰骋,那是怎样的一种畅快淋漓!写着写着,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我们互相品读彼此的文字,互相学习与点评。抱着边玩边学的态度,练写散文、小说、诗歌甚至古体诗……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不知那时哪来的底气嚣张。感觉自己写啥都不像,纯粹是小孩玩泥巴!
喜欢原创,文友自然也按照这一标准选。那时遇到了好多写文大咖,写的东西让人惊艳不已。我之所以厚脸皮玩各种文体,是因为文友里有擅长写不同文体的,看多琢磨多了,自己也跃跃欲试。就算写的文字狗屁不通,也不影响创作的热情,更没想过自己在班门弄斧。
说实在话,真正有心写博客的人是因为热爱文字。写的过程是一种宣泄、一种快乐。即使有时被自己的文字感动,边写边哭,泪水快流成河了,泡醒后跳出文字的包围,不禁莞尔,然后舒畅无比——宣泄了情绪,抒发了情怀,并为自己能写出那么多的文字而自豪。码字,有时能治愈人。
那几年玩博客,有时想写就写到废寝忘食,忙时就一连几天不见人影。一切随意,自由自在。倒是文友的问候与催更管住了我的懒散,这互相的督促造就了彼此的进步。
写多了,熟能生巧,下手就洋洋洒洒絮絮叨叨,弄得朋友都惊讶我哪来的“文思泉涌”。那几年兴博客,除了自己玩的博客,还有几个工作博客。一些同事面对工作博客长叹文思枯竭,完不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我却能左右开弓,轻松应付。现在想来,那是在忽悠人!说实在话,我不喜欢写工作博客,太严肃,限制了我的天马行空随性飞舞。我喜欢无拘无束,一到严肃的场合就瑟瑟发抖。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在个人的博客里玩。
可后来,博客改版成了游戏场所,玩文字的人纷纷逃离,重新寻找耕耘的场所。和一些文友进了别的博客平台,但陌生的环境让人渐渐失去了涂鸦的激情。随着微信的兴起,一些文友转移了阵地。再后来,手机代替了电脑,在博客里写文章的人更少了。博客平台混不下去了,只能关闭。可惜我那几年写的东西来不及搬出来,全部随那博客一起消失了!
我失去了码字的激情。没有涂鸦的日子里,我像无处安放的游魂。灵性难以展翅,轻盈无法放飞,总觉得丢失了什么。
在微信里闲逛,越逛越懒散。微信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沟通便捷。但不是涂鸦的好场所。它相当于快餐,能填饱肚子,但营养值得商榷。我曾经在手机里寻找码字的场地,QQ或LOFTER都呆过,可不知是懒了还是别的什么,我呆的时间都不长。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懂写东西了。懒,是会埋没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