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前段时间地摊经济的发展,批发商们也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他们是如此的陌生而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切身接触过他们,熟悉则是因为我们身边绝大多数的商品都会从他们手中经过,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他们在中间分润,为什么还会给他们机会呢?之前可以说是因为信息闭塞,联系不到厂家之类的,但是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厂家已经开放大门面向终端消费者了,批发商为什么还能存活下来呢?接下来又会如何发展呢?为了更接近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将从【批发商存在的意义】【批发商目前生存的依赖】【批发商未来的发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抛砖引玉,了解更多的观点。
一、批发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1. 帮助厂家分担风险
厂家在生产产品的时候,与市场的需求肯定是有偏差的。
①如果是根据现有的需求进行生产,受限于当前需求采集和产品生产的能力,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后才能产出具体的产物的。
②如果是推测未来的需求进行生产,那更不用说了,未来的需求如果每次都能准确地预料到,那也不是未来的需求了。
这两种情况下生产必然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产品的生命周期与需求的生命周期没匹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将会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导致亏损。这种风险是所有厂家都不希望承担的。
2. 帮助上游分担业务/管理压力
传统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提供原材料 - 制造商(厂商)生产成品 - 分销商(批发商)负责商品分发 - 零售商负责连接终端消费者,其中还有相对独立的物流商负责物流运输。
其中主要的活动包括:商品的开发制造、商品的运输、商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这其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对应负责的职责,大部分上游厂商暂时还没有能力能够完全吃透,把商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部分也接手过去,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想要做好这部分,代表着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代表着需要更强的管理能力。如果强行想要一口通吃,就像踩高跷,发力点和地面离得很远,很难走得稳,一不小心就会整个摔倒。
3. 提高供求双方连接效率
从前互联网还不太普及的时候,信息传达非常缓慢,且经常会高度失真。各种销售信息或者资源信息,很难传播到其他地区,即使传播到了,有时候也很容易就错过了短暂的销售机会窗口。比如在广州的某些衣服款式可能在广州是滞销产品,但是在北京可能就是一种爆款。所以之前的话,很多批发商便是靠着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差,进行倒买倒卖进行盈利。
二、批发商目前生存所依赖的是什么?
1. 信息差
2. 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无法低成本地及时响应个性化需求)
3. 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
4. 厂家单一的销售渠道
三、批发商未来的可能性?
1. 向上发展为品牌商
整合小牌厂商资源,以优质的选品、品控能力为主,良好的售后服务为辅,打造自己的品牌,培养自己的私域流量,制造品牌溢价。
2. 横向发展为渠道商
面对日益强势的上游,打不过就加入。着重发展产品营销能力,针对于相对具体的用户群制定销售策略,提供对口的售后服务。
最后
无论如何,随着信息交流愈加便利,以及生产能力的提升,供应链的去中间化程度无疑也会随之提高。假如真的到了某一天,工厂能低成本及时响应消费者的零散需求,你认为批发商会发展成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