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
如果关系出了问题,你并不需要寻求外力的帮助——你自己就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问题,并成长、体验到高层级的、真正的灵魂关系。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有很多完美的想象(梦中情人)。这些想象看起来非常真实,但除了一件事——“我”身在其中,而有太多需求的“我”,一点都不完美。
关于孩童的正面教育的书籍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两项需求来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归属感,证明自己被永远背爱,并成为别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具有特殊价值,所以人们想要变得“特别”。这就是我们浪漫情怀的主因。我们的梦中情人是自我需求的总和。而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完全契合的人,所以我们会寻找具备其中一些特质的人,然后开始改造。这种修饰或彻底改造伴侣的企图很快就会让我们走上通往地狱之路
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同人和让他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如果我不能接受别人现在的样子或不让他们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爱他们。我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满足“小小的我”的自私需求。最悲哀的是,在“小小的我”得到满足之前,我们不愿意去爱我们的伴侣。紧抱着需求不放手,又不让自己去爱,就这样,我们把自己推向亲密关系的地狱。
书写到此处是关于现实,告诉读者,亲密关系是这样开始的。接下来,如何破?当我们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在关系中得到满足,而产生压力、失望和愤恨时,应该怎么办?
先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我希望从伴侣身上得到的是什么?”如何了解自己的期望及其背后的需求,需要使用人类的三大利器,想象力、意向和直觉。想象力能让我们突破界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意向是往某个方向前进的意愿;直觉,是灵魂思考的方式,它会引领我们得到平静,让我们摆脱错觉的影响。
找到自己真正的情绪需求后,再问“我是否愿意放弃这项期望?” 寻求自己内在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不再把伴侣当成予取予求的对象,你的直觉会告诉你如何放手。然后,剩下的交给灵魂处理。但放弃一项需求时,我们便把心中原本被需求占据的空间释放出来,而宇宙中是不容许有空洞存在的,所以我们心中的空间将会被爱所填满。——正面自己的期待,脱离地狱之路。
(至第二章,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