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国志(一)三家分晋礼崩乐坏

战国志(一)三家分晋礼崩乐坏

作者: ZHU_Chenyu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3:06 被阅读0次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晋国内掌握实权的三个家族将晋国国君从侯爵贬为男爵,往昔称霸中原的超级大国一分为三,并且这一举动得到了周天子威烈王的承认,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帷幕。

为什么要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但其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春秋时期的大国为了师出有名,也必须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尊王攘夷,而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相继称王,周天子不仅控制不了诸侯,甚至自己的名号也几乎没有了象征意义。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周天子在这场恶性的政治事件中公开承认了臣子废黜君主瓜分疆土的行为。从西周沿袭至先秦的分封制中,只有周天子有权废除贵族爵位,因此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卿的行为就等同于承认分封制体系的崩坏,既然天下共主承认了自己没有权威,那诸侯国之间便再也不必惺惺作态了。

为什么晋国会遭到臣下的瓜分?原因是晋国国君在春秋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肆屠杀宗室,这一举措的好处就是晋国在春秋时几乎没有出现过内乱,但坏处就是宗室无人可用,而为了争霸晋侯又不得不依赖士大夫的才能,于是晋国稳坐中原霸主的同时,权力也逐渐转移到了智,赵,魏,韩四家手中,其中智家最为强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四家微妙的政治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就是火并流血之日。

威烈王二十三年,智家的老家主智宣子死了,智家在宣子生前研讨家族继任者的人选时,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智宣子想要智瑶继任,大家经过一阵理性分析,得出智瑶的优点有:1.长得帅 2.擅长骑射 3.能言善辩 4.坚毅果敢,智瑶的缺点有:狂妄。以智果为代表的人认为这个缺点太致命,不应该让他当下一任一把手,但智宣子坚持己见,所以这场讨论最终没有达成共识,智果等人认为智家会断送在此人手中,便离开了智家。

随着宣子的离世,智家换了一个年轻气盛的家主,四个家族的政治平衡终于被打破了。

智瑶开始发难,依次向三家要地。

这个手段看似简单,但在要地的顺序上体现了智瑶精明的政治手段。智瑶首先向最弱的韩要地,韩康子不给,就要承受智家的怒火,因此韩康子一定会献地,把韩绑在一起后再向魏桓子和赵襄子要,如果不给,智家便可以胁迫韩对赵魏开战;如果他们都妥协,那就步步蚕食,无论三家怎么做,智瑶都立于不败之地。最终魏桓子也妥协了,但赵襄子不给,于是智瑶以此为借口强迫韩魏出兵围攻赵家。

赵襄子不给地也是因为自己有底气,在三家攻伐下城池依旧坚挺。为了在心理上控制韩魏,智瑶把韩康子和魏桓子叫到前线观战,他一边放水淹城,一边暗示二位你们的都城也和河水挺近的,听得两位不敢有二心。

韩魏的举动被谋士絺疵看在眼里,于是他建议现在就把韩魏家主除掉,因为城门将破,这两位不但不高兴,而且越来越害怕,说明他们在担心城破后自己被智家清算。

这个建议被智瑶否决了。因为两位家主刚被他敲打了一番,既害怕城破后唇亡齿寒,又对智家的实力无比忌惮,他们确实不敢反。

事情发展到现在,智瑶做的一切都非常完美,可惜历史不是小说,主角配置的人即使犯了一个错误也可能导致自己被翻盘。如果刚刚这个决定只是个无伤大雅的小瑕疵,那后面智瑶做的事就把他和智家推向了深渊。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二位的敲打还不够,也许是对韩魏的轻视,智瑶把絺疵的建议说给了二位家主听。

第一次恐吓二位韩魏两边只是顾虑,连着恐吓就是帮他们下造反的决心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两位表面上听完后对智瑶唯唯诺诺,内心已经决心放手一搏。韩康子和魏桓子在智军大营中秘密联系了被围在晋阳城的赵襄子,三家在智瑶即将胜利的洋洋自得下暗地组成了军事联盟。襄子派人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摸掉了河堤上的岗哨,是夜河水灌入智军大营,魏韩从侧翼夹击,赵军从城中杀出,智瑶在乱军中被杀,随后三家在晋国内展开了对智家的清洗,预见到未来的絺疵则早早地找了个借口跑到了齐国,离开了漩涡的中心。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

相关文章

  • 战国志(一)三家分晋礼崩乐坏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晋国内掌握实权的三个家族将晋国国君从侯爵贬为男爵,往昔称霸中原的超级大国...

  • 读史札记――司马光的人才观(原创)

    司马光为什么要把三家分晋和智氏灭亡当作《资治通鉴》的开始,原因是他认为三家分晋正是孔子所描述的“礼崩乐坏”的延续,...

  • 23#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成为各诸侯国的普遍现象。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礼崩乐坏”?有学者认为,“礼崩乐坏”,王道...

  • 简读通鉴一

    近日得闲,细览通鉴。 三家分晋,巨变始生。 天子哑言,王权失尊。 诸侯互并,礼崩乐坏。 大争之世,强者方生。 变法...

  • 2018-01-03

    为什么儒家认为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 孔子为什么没有成功

    转至《至道学宫》 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高举王道的大旗,呼吁大家克己复礼,...

  • 孔子为什么没有成功

    原创: 至道学宫 至道学宫 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高举王道的大旗,呼吁大家...

  • "礼"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的层面

    我们都知道,周公发明了礼乐,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很多人认为,礼崩乐坏是因为周...

  • 《战国歧途》第一章读书笔记

    所谓“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现在常用来形容世风日下,道德伦理丧失。其实这个词,最初不是这个意思。 所谓“礼”,并非...

  • 积累

    礼崩乐坏[lǐ bēng yuè huài] 礼崩乐坏,汉语成语,拼音是lǐ bēng yuè huài。意思是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志(一)三家分晋礼崩乐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u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