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下床的时候不小心把枕头给碰到了地上,然后捡起来以后对我说“妈妈,我把枕头捡起来了,我乖吧!”我说“乖”。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不知为何,在听到儿子自我评价自己“乖”的时候,我顿时愣了一下,孩子在通过行动来追求我的认可。
我是否在把他塑造成一个“听话”的孩子,而“听话”可能会成为他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一个阻碍。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我们有被认可的欲求,我们太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太害怕别人讨厌自己,甚至我们会产生讨厌自己的想法,其实就是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在人际关系中的受伤。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否定去追求他人的认可,批判赏罚教育。他认为赏罚教育导致了认可欲求,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活着。

他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横向关系:不同但平等,不应对他人批评或表扬,应该鼓励。批评或表扬都含有“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的评价”的上下级关系,批评或者表扬他人的目的在于操控比自己能力低的人。
而自卑感其实就是纵向关系的产物,认为别人比自己强,或被压抑在别人都比自己强的自我主观意识里。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干涉他人的毛病,其实就是把人际关系当做了纵向关系,认为自己比对方有能力,所以才会去干涉。
阿德勒认为,人们要突破这种被别人无形中安排的纵向关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你想要享有你的自由就是要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追求他人的认可,不害怕被别人讨厌,如果你不付出以上代价,你就不会贯彻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意识。而这种意识会让我们很累,也是我们多次的经验,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在面对别人的负面情绪或者一句恶狠狠的评价时可以云淡风轻。笑来老师给自己制定的原则中“我没有必要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好人”,其实就是“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的表现。
反观我对于孩子的教育,无形之中或者潜意识里,我就是把这种母子关系当做纵向关系来对待,在教育他的过程中,我履行着保护他的职责,也以一种强势的态度来要求他“听话”遵照我的要求。赏罚教育我也已经实行了很多次,而他也已经有了要获得我的认可的意识。

我现在意识到赏罚教育可以让他养成基本的规矩,但也可能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认可欲求,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甚至在不被认可情况下的自卑感。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也是他将来要成长与跨越的自我限制。
根据横向关系,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而是应该鼓励。那只用“鼓励”去教育孩子,该如何去做,我还真是没有太多具体可行的做法和经验,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去进化,继续深入思考,并不断践行并总结的任务。
孩子,我不愿你满怀骄傲的对我说“妈妈,我很乖的”。
(PS: Day 33 让期盼你到来的每一天都留下痕迹,离宝贝出生还有8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