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四节:因缘,轮回之根本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四节:因缘,轮回之根本

作者: 慧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9:59 被阅读0次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四节:因缘,轮回之根本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四节:因缘,轮回之根本

师慧茹:“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大事因缘是指什么呢?

本了老师:情,一个字曰情。我们最大的因缘是情,最大的障碍也是情,对于一个“情”字,有无限的嗔,无限的痴,造成了贪欲,这些一切的因缘,让人迷失其中,最主要的是迷了,迷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情”字。迷到这个“情”字的时候,你什么都可以变得很痴,你就没有智慧了;迷到这个“情”字的时候,你就忘记众生了;迷到这个“情”字的时候,你把一切的东西都忘乎所以了。有的人甚至为了情字,连自己的身体性命都可以伤害,这就是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也就是因果,未了的因果,最大的因果就是“情”。所以每个人在这个世间,回转轮回,怎么样去寻觅,怎么样去寻求,就是了这种情缘、孽缘和还债。因此我们每个人放下“情”字,放下小爱,用你的大爱去爱众生,因为众生是每一个自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己的每一个细胞,众生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上个问题提到的,是一个团体。我们在世间,最大的为世间所迷的,不外乎一个字,就是“情”字。如果无情,就到了四度空间,没有感情,世上没有攀高攀低,没有你争我夺,然后再去显摆自己的贫富贵贱等等,最主要的原因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情”字。

师慧陽:老师,我们六道轮回的根本在哪里?

本了老师:六道轮回的根本在于心,有的人觉得这个世间好,迷世间,觉得世间有情有爱,苦死也不怕;有的人还想去当仙,成仙了以后飘飘然的;有的人喜欢到地狱去,黑黑的不见阳光很舒服;有的人想到饿鬼道去尝尝那个味道。所以一切的问题都在于心,心不想轮回了,找到回家的路了,你就回家了。心贪婪于世间,回不来的,修不成正果。

广州-师慧茹:老师,我今天领悟的:“出家,就是心已经离开了人世间的家的概念,不再把念想放在这上面,这叫出家。”对吗?

本了老师:出家,其实真正的就是心出家,心为什么出家了呢?就是心空,佛性就是空性,有了佛性你的心就出家了,不是离开了人世间的家的概念,这个话你悟错了。所以修行的人,他心空了,就是有佛性了,你们经常看经书,我文盲不会看经书,只知道经书里有这样的话,佛性就是心空性空,心空了就出家了,形式上的在家出家都一样,就是说你有了佛性,带领众生,纠正众生真正地走到回家的路,那就是出家。出哪个家呢?就是出人世间的你所谓说的这个家,是你的真正的“性”走出这个世间的家了。心系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出家。而不是说你离开了人世间的家的概念,这就是对家的不负责任的概念,你不可能不负责任的,责任也是修行的道。人家说修行了,你心空了出家了,父母亲把你生下来养育成人,不孝顺也是不对的,要先把世间法走好。

师慧湘:请问老师,修行中如何取舍?

本了老师: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以前讲过,什么叫做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正自己的行为。那就是说首先要取舍,就是要舍掉小我,以“我”字当头去修行,小宇宙永远无法与大宇宙接通,得不到宇宙能量的加持,这样你在修行中就会遭到很多业力的攻击。因此我们修行,法不外求而要求内,该舍掉的都是一些过眼云烟,应该取舍,舍才可以得,如果不舍就不会得。所以说舍得,能取舍,能明白取舍的内涵,就是修行中的精进,这样你慢慢地就能走到真正的修行境界之中。我们说过修行中遇到的有缘人,我们要惜缘,绝不攀缘,攀缘是一种最大的修行知障。最大的取舍就是“情”字,因为我们在的三度空间都是感情空间,情是恶之根,情也是轮回之本,所以说我们真正要取舍的就是情。

师慧善:请老师开示如何解脱感情的束缚,不被感情牵着鼻子走?

本了老师:其实世人在娑婆世界里,都是情非得已,因为有情才有人,才有这个人世间,无情就无人世间。但这个情,如果我们每个人,把情看得太重了,那也是一种贪。“情”,其实世间何为情?就是冤亲,就是因果情,就是冤亲债主来了因缘、了因、了缘、了情。情是什么呢?就是年轻时候的心,有感情纠结的,基本上是在他年轻的时候,老了就不纠结了,因为他明白情也就那么回事了,纠结的都是年轻人。想出三界,要解脱感情的束缚,你看那个“情”字,上面有“三”,要把这个情断掉,中间划了一道,所以说想出三界就得把“情”字放下,要放下情,情只是一种迷恋。要做到不受情的束缚,不受情的牵引,唯一的办法就是“物来则映、物去不留”,这是解决情的束缚的一个最高境界。因为情这个东西很难讲,有的在“情”字上面是情不自禁,有的逃脱于情,逃避于情,但都逃脱不掉,这种情是你无法逃脱,也无法割舍的,怎么做呢?其实我们的三度空间,就是一个感情的空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有多种,情有独钟,所以要逃脱情的束缚,最好的办法就是“物来则映、物去不留”。

师慧茹:那佛菩萨是要教人怎样了情了缘吗?

本了老师:其实佛菩萨从来不教人怎样去了情了缘,世人自己本来就有一本经,这本经是什么呢?——世人着相。他自然就在一种眼耳鼻舌身意中了情了缘,眼睛在眉目传情的时候了情了缘,语言中也可以了情了缘。了缘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追星族,为什么追星呢?也可能就是有缘,追星去了缘,这叫空了。其实佛菩萨入世的时候,为什么穿着世人的衣服戴着耳环呢?就是因为世人着相,所以佛菩萨就穿着跟世人一样,而且比世人还更漂亮,戴着美丽的耳环,这样到世间被人看到,这么漂亮的,这样他也能度人。

师慧善:请问老师如何才能了世间的情缘?

本了老师:其实人、佛法、佛,修行的人要明白一个道理,首先是明白因果,这是最关键的,因为有因必有果,因果是轮回的根本。其实我告诉你们,世间的情缘,以及现世间的情缘,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缘呢?情缘有恶缘、有善缘、有半恶半善缘,所以说情未了缘未了,这都是因果。有些人为了了缘,他自己不知道,到处寻觅,走过了千山万水,去找他该了缘的人,缘了了,情也了了,他就把因果也了了。当他从情感和因果中走出来的时候,前世所欠的因果,前世所欠的业,或者前世所欠的情缘,了缘了,就静下了心,然后明心见性。人是无心的,只要你明白人是无心的,你才能见到真正的本性,那你就成佛了,你在修佛的道上,就有了成就。世间的情缘,情是万恶之根,也是因果之根。因为人身,包括其他的众生,他都是有情的,情包括石头、水、树木、花草。六道中,自然界中,万物皆有情,有情皆有缘,就像一盆花草一样,孕育她是有缘,你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把它买回来,放在你的身边,其实你不知道,这也是在了情缘。因为它们也有情也有缘,只不过是相与人不同,所以说它是一种植物,为什么修行的人会去买它,原因是跟它有缘也有情,也是了一段情缘,修行人在碰见的任何万事万物中,他在不停地了缘,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当然,修行的人去养个宠物,这也是了缘。我记得我认识一个修行的居士,她养了一只狗,这只狗跟随了她好多年,她让狗管她叫妈妈,然后她把狗叫女儿,整天跟狗对话:“女儿,妈妈要去办什么事。”“女儿,妈妈怎样怎样。”有一天,狗往生了,她比真正地失去了自己的儿女还要痛苦,甚至都不想活了,其实她在世间有儿有女,真正地她的儿女失去了,她也没有感觉这么痛苦,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了情缘,也许前世她就是它妈,它就是她的女儿,这一世虽然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它成了畜生,但还是到她跟前来。她念经诵佛,小家伙、小宠物就在跟前听着,那天她犯业,这小宠物就开始郁闷,最后抑郁而终,通过这样来提醒她,这叫舍身度她。她感觉撕心裂肺的痛,觉得在世间活着没有希望了,走入一种绝望的状态,在这种绝望之中,她在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她会对一个动物产生了这种情感,她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做?我就说:“连动物都有灵性,了了这段情缘,看你在修行中走偏了,它抑郁而终,应该感恩它慈悲它超度它,让它赶快走到正道的修行中来,何况是人?”人,最主要的最大的缘分最大的情缘就是“人”,所以为什么有远隔千里万里的女子,嫁给了千里万里之外的男子,你以为这是偶然这是巧合吗?不是的,都有因果,为的了缘,所以要明白这一切。我曾经看到一个文章上面写:有一个杀生的人,后来成了菩萨;有一个当妓女的,后来也成为菩萨。有的人想,杀生的人他怎么会成就菩萨道呢?那个当妓女的,在佛法中属于淫乱的这一种,她怎么会成为菩萨呢?其实世间无对错,功德是各方面的。就拿这个杀生的人来讲,他杀的时候会杀,他告诉被杀的众生说:“我今天杀你是度你,杀了你以后,你尽快地轮回,杀卵生的先转为胎生再转成人,听闻佛法;杀胎生的转成人,人身难得,得了人身你好好地修持佛法。”每当他杀生的时候,他不停地在念叨,他是在做善业,所以他成就菩萨道。而那个妓女,她更会当,因为世间淫乱,本来就是一种罪业深重的东西,这个妓女从相上来讲,肯定是绝对的漂亮,她就以她的色相来度人:“你们这些坏男人,不要再去造业了,到我这儿来,你就免去再造因果。”所以她这么去想,让这些又要重新造业的男人,转为不让他去造这个业。她的善心,她动了这样的心,以身布施来成就了世人很多的罪业,因此她成为菩萨。所以说我们修行的境界还不到,修行的境界到了,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在“情”字上边,一定要把它看得非常开,“情”字左边一个竖心,右边一个年青的“青”。其实我告诉你,整个的“情”的产生,是在心里想着最年青的时候,如果是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婆,看上个男的,她会去追吗?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看上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婆,他也会去追吗?肯定都不会,只有心在年青的时候,会犯这样的业果。所以说要懂得去了这个情缘,要根本地真正地深深地懂得了了这情缘,只有你了脱了生死,了脱了因缘,了脱了这个苦,你才能真正地走到清净心,明心见性的道上,那你就是自信佛。

师慧湘:请问老师,在了情缘的过程中,如何面对自己的业力产生的情绪?

本了老师:其实在了情缘的过程中,是因为你修行了,你才能知道什么叫做了情缘,如果你不修行,那不叫了情缘,那可能叫造业、犯业,只有你修行了你才懂得什么叫“了情缘”,你不修行,你连这个词语都不知道。所以说修行了,知道去了缘,了缘有各种方式。缘,不仅仅是这样和那样的缘,缘分有深浅,所以了缘有方法也有方式,缘尽自然了,修行人讲究的是这个。尤其是情缘,我告诉大家,修行的人就像磁铁一样,它把周围的铁全部吸回来,然后把它们整理好将它们磁化,把它们也变成磁铁,让它们再去吸那些铁再磁化,就这样地延续下去,这样自己就把因果也了结,善缘、情缘都了结,全部都放空了,真实的都存在了。就像我以前跟你们说过,空是实际的存在,其实把所有都放空了,你就把这一切都了了,把情也了了,把缘也了了,把什么都了了,你就放空了,放空了也是真实的存在。很多人活在世间,把色身看得太重,把小我看得太重,如果把小我看得重,修行肯定没有精进这一说,你永远悟不出来,佛法的真谛就是世间法。你一旦走进小我,你就没办法发现,世间法是佛法的真谛所在,因为心内存私,那叫独占,你一独占,你的心也被这种情独占,这种情就独占了你的心,所有的东西你都全部排开了。我们修行修什么呢?就是修善念,修到一定的善念的时候,把邪知邪念遮住了,因为邪知邪念是黑暗的,善念是光明的,它不怕光,光线越强越阳光越美,而邪知邪念是黑暗的,是偷偷摸摸的,所以在世间中修行,难点就在这个地方。有很多的事情应该就是明了了,基本上该怎么去做是很明了的,就是因为有这种邪知邪念的黑暗的存在,造成了有些东西无法正常地去运行。所以说世人愚痴啊,你没有办法把这些人,从愚痴中转换过来,只有慈悲他回向他,因为他不开悟,又自认为开悟了,想的问题全是自我的小我的问题,在这种问题里就越陷越深,像陷进沼泽地一样,最后把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陷进去,再轮回,甚至造了许多的业,被打到畜道、鬼道或地狱道。因此我们修行,人身难得,奉劝各位同修各位学生,把握住,真的要好好把握,太难了,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可别浪费了,真的浪费了,那真叫可惜啊!世间没有什么让你好留恋的,只有轮回,你认为世间有美好吗?世间只是表相看上去很美。我们每个修行的人要懂得一点:“付出是不图回报的,这叫真正的修行者。”如果付出图回报的,那叫魔道;如果只想图回报,不想付出,那叫饿鬼道。所以说我们每个修行人要自己判定自己,什么情况下产生业力,什么情况下不产生业力,产生业力的种子是什么,不产生业力的种子是什么。你做你的事,只要你做的是对的,按照正法去做,明明的一个大道,就像我们开车走到路上,按路标去行驶,你绝对不会犯规,你遭不到罚款;如果你压着线走路,变道的时候,连个转换灯连个信号都不给别人打,走在这个境界,你肯定就犯规,你肯定会被吊销执照,甚至会去蹲监狱。我们修行的人也一样,如果你走在修行的路上,它也是有这样的标尺和标杆,修偏了也可能会走到饿鬼道、地狱道,是你自己走到的,所以我告诉你们,自己修行,自己产生的业力自己非常清楚。

阳阳宝贝:请老师开示何为了缘,怎么样确定缘分已尽,感恩。

本了老师:缘,有生生世世缘,有善缘有恶缘。缘分,有的人有缘无分,在缘上边,有缘的一定要惜缘,绝不要去攀缘,如果你去攀缘肯定就是恶缘。在世间法中,比如一对情侣谈恋爱,爱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那你肯定招来的是恶缘,他真的会让你痛得死去活来,原因是什么呢?——骗去你的钱财,骗去你所有的东西,让你生不如死,那就是你招来的缘,你爱得死去活来,你的感觉是什么,你的结果就是什么。所以恶缘,要确定缘分已尽,就是连责任心都没有了。缘分有很多种,不一定男女之间就是缘分,“缘”分多种缘,缘分也会有缘尽缘散,所以在佛法里有缘人永远是同道,因为目标是永恒的,缘就是永恒的。明心见性以后,见了真心以后,他走的永远是永恒之道,所以缘是永恒的。世间本无一物,世间缘都是虚空的,都是一种虚的,不要为世间的缘分纠结,这样会伤自己、伤别人、伤一切的众生。

师慧善: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执着于家庭夫妻的恩爱,家庭的美满,过于执着是否也是修行路上的一种障碍?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否应该把家庭看淡一点?

本了老师:家庭夫妻这也是一种缘,其实一旦走到修行的路上,真正的爱就是大爱,把小爱的这种方式,投放到众生之中去,你得到的是非常殊胜的家庭。如果夫妻之间一个修行一个不修行,将来肯定是一个佛一个魔,最后两个是打得闹得不可开交。如果双方都是修行人,那就要深深地记住一点,把这种小爱转换为大爱,那这个家庭就更稳固、更殊胜,有一首歌唱的“夫妻双双把家还”,还这个家就是佛国,就是真正的向往的家、永久的家、永恒的家。不要注重在世间的家,尤其是修行的过程中,对待情绵上的小爱,我说的“情”就是心在年轻的时候,触动的这种妄念和妄想所造成的。要处理好这种问题,就是说把所有的爱付出给众生,当然这一股大的能量,是在夫妻双方的阴阳调衡的前提下,把这种大爱布施给众生,你就给了大家一个“家”,给大家更好的美满的一个家,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自己也就得到最殊胜的一个家,那是什么家呢?就是金绳为界黄金铺地的这个家,所以意义非常殊胜,一定要把这个看好看清楚。如何放下小家小爱,成就大家大爱?要把你现有的小爱,拿出来爱众生,我告诉你们一个最大的秘密,如果夫妻双方都是修行人,要把这种爱布施给众生,众生既是自己的血肉,又是自己的儿女,也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你把小家小爱布施出去,那你这个家就是一个大“家”。过去的皇后,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为什么要这个皇后,因为这个皇后当得好,有那么多的妃子那么多的后宫,她安排得妥妥当当,她有大将的风范,大家子气,所以只有她能当皇后。在修行的过程中,因为女子罪业较重,比较感性,知苦最快,所以来修行来得最快的是女众,尤其有根基的有佛缘的,她来得很快,到任何地方去看,80%的修行的是女众。男性比较理性,修行就来得比较慢,因为他罪业小,但来得慢,可能还比你来得早的修得快。你在修行的过程中会发现:为什么修行人一帮子都是女的,但真正来弘法的传法的,女的屈指可数呢? —— 因为德不够!所以我们在修行中,在家庭中,如果夫妻双方都是修行的,那就要成就众生,在共同修行,完成去佛国净土的心愿中,放弃小爱,成就大爱,这就是大慈悲、大菩萨!

师慧善:老师慈悲,心系众生,把每一位众生,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怀,但是有的学生很自私,老师有事忙着别的众生的事,稍有怠慢她,她就觉得老师对她不好,看不到老师的劳累,请问老师如何做才能算是一位好学生?

本了老师:老师只有一个,众生有千千万万甚至上亿,老师没有这种神通,一人跟前栽一个,这肯定是达不到的,怎么做一个好学生呢?每一个学生首先要做到一点:“老师是众生的,不是他个人的。”达到这个境,大家也慢慢成为老师了,包括老师的妻子、儿女都必须要做到这一点,谨记老师是众生的,在世间法上说是她的丈夫,在佛法上说是众生的,这无可非议。老师不管怠慢了任何学生,不管这些,老师从来不看这些,为什么呢?—— 老师只管度人,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大家都把老师搬回家去,老师肯定成佛了,到最后你们要是着相的话,一人画一张老师的相,把他整天抱着都可以,那就是着相,还没有走出相没有修出境界。所以每个学生在心中,要有一个概念:“空性为佛性,老师是众生的,老师在最忙的时候他都是在为众生忙,老师从来不自私,不为自己而忙,老师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老师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众生的,不是老师的,都是众生的 。”老师是干什么的呢?是一个收垃圾的,是一个没有底的垃圾桶,学生把许多的负面的垃圾全部倒进来,老师用善巧方便的办法,把它处理得干干净净,这就是老师要做的事。我让你们把我叫“师傅”,就是收垃圾的师傅,你们在世间中所完成不了的,消化不了的垃圾,老师帮你们消化,老师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心系众生”,没有为自己,只要众生好,老师心里就好,这是老师的愿力,老师做的一切不管是苦、是难、是累、是诽谤,这是老师应该走的道。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学生,一定要理解老师,也要理解自己,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因为老师把真正的东西都传给了你们,在开示里,把一些关于如何去修行的,全部都无私地奉献给你们,希望你们认真地参悟,这样你们就会明心见性,这样你们就会明白老师的苦衷。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四节:因缘,轮回之根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四节:因缘,轮回之根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f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