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6月27日那天,又是折腾的一天。临出门前,就在纠结要不要把行李箱带的书拿出来,等坐飞机上看。一想到5点15就起床的我,肯定会在机上犯困,怕影响看书的质量,果断放弃这次机上的读书时间。
那是转机的票。飞第一段的时候,我坐在那里,眼睛看向一个不会引起任何人有疑义的地方,持续发呆N久;觉得自己一直这样太傻,就开始变换不同的姿势...等到没姿势可换了,拿起手机看缓存好的歌曲MV犯花痴...为了省点儿电,放下手机,接着发呆...预先设想到会出现的睡意,却不知道跑哪去了。坐在那,便开始有点百爪挠心,想看书...
到了浦东机场,趁机四处走动一下,活动活动腿脚。走进眼花缭乱的卡通周边产品店,全然没有激起什么兴趣。再转转,发现了书店,心里暗自庆幸没有在刚才的店里花钱,也没去买什么饮品...果断:去挑书!

书店较小,种类较少,正在纠结中忽然听到广播说要登机了。于是没有留给自己太多时间,便迅速拿下《百年孤独》去结账,动作匆忙但内心却有种踏实的赶脚...一直听闻这本书,一直没有对它下手,可能被那诺贝尔文学奖给震慑到了,不敢轻易接触呢~
于是,有了书的第二段航行,果然变得很充实。
2
看书这件事,从小就懂得它好处多多,使人受益匪浅等等,但就是不喜欢读书!看到纸张上印刷着满满的汉字,我就觉得那是使人头大的罪魁祸首!再加上,妈咪总在耳边谆谆教诲:多看书,多看书...让我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即便我语文成绩明显低于数学,我还是拒绝看书!

自己复习第二次高考的那一年,我的好朋友蟹老板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她送给我几本书,告诉我在家看,并强调让我多读书、多学习、再去勇敢地实现梦想。在这一点,我确实更听她的话了。就这样,刘墉写给他女儿的那本《下一站,成功》,成了我的“启蒙”书籍,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
3
到了大学,总能看到舍友梦梦,在那里安安静静的看书。更被她看书的速度所惊到,一看就知道这个小仙女是个“老手”,我相差的不止是太多。
考虑到以往的经历,再展望未来的自己,我决定刻意+强迫自己,去读书~

图书馆里那么多“免费”的书,不读都是浪费资源。由于在读书方面,我“底子差”,那我就先从兴趣入手:把刘墉、刘轩的书,看个遍。顺带脚的找一些,看封面、看标题就充满好奇的书,还有一些名声在外的经典名著...说实话,处于初期的我,读书的模式就是在“走量”,因为不是有那么句话: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嘛~
所以我一开始,还特意准备了一个漂亮的小本本,按顺序记下每一本我看过的书名、语录摘抄。随着那个序号的增大,心里的傲娇感愈发膨胀,认为自己也是一个读书人了呢~
至于什么时候停止了记录,已无从知晓。毕业工作后,读书似乎又被遗忘了一段时间,直到我遇见了“SISYPHE”,又燃起了我的斗志,读书!

好喜欢这个书店的装修风格,似乎有一种踏进哈利波特那个魔法学校的感觉(虽然我只看过第一部的电影)。最开始时,深圳似乎只有两家店吧,分散的很开,但只要我会路过,都要进店转转。随手翻翻书、感受一下那种特有的悠闲自在的氛围,闻着淡淡的咖啡香气,就觉得什么质量都被提高了~
后来,自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只要进到书店,就至少买一本书!

4
再后来,就像仙女们遇见口红不能自已一样,看到罗辑思维、书单狗推荐图书,就想剁手买买买...
到现在,我心爱的书店全国遍地开花,在感叹他们经营厉害之余,我有点小小的压迫感:书店火爆,说明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啊,看书就会引发思考,思考了,那就不得了,竞争就会更激烈了啊!天哪,赶紧读书!
只要外出,不论是坐“库嚓嚓”还是“灰呀灰”,随身的背包里,我都选一本书放着,让这一路不能只在睡觉和发呆中度过。执行几次,就会有点习惯了,以至于那天不看书的第一航段,都心神不定了(还挺矫情...)。
5
事实是,到现在,读书有时还是会有一丢丢“走量”甚至是“炫耀”的成分在,但改变确实也是很肯定的,至少在“读书有用”的这一观点上,是绝对力挺赞成的~也就同时意识到,说读书无用的人,往往都是不读书的人...

我还在“学习读书”的路上前行着,也在期待着读书给我带来更多我想要的变化。这条路,我起步太晚了,但“种树的最佳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没赶上“10年前”,那就赶快搭上“现在”的这班。
看到好朋友读书,我就更兴奋,我的心情会是既受鼓舞又受压迫(我比较习惯性找虐),所以欢迎大家和我分享你们的读书心得哈~
文 | 月小菜
图 | 月小菜+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