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你忙吗?回答是干脆利落的一个字:忙!再问:忙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说法就很丰富了。有老师说,我每天忙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忙不完的检查、验收、评比、考核等那些杂事。能说出这些,相当不容易。因为还有老师如是说,每天瞎忙。另一则我听到的回答更值得玩味:我知道我忙什么,我就不忙了!对后两种说法,很多老师也都认同。的确,相当多的老师忙忙碌碌,从早上上班忙到下午下班,从开学忙到学期结束,从满头黑发忙成两鬓斑白,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辈子过去了,最后留下了感叹与追问:时间都去哪儿啦?的确,相当多的老师忙忙碌碌。
面对忙碌的现实,我们需要思考。有老师说,我太忙了,没时间思考。因为你没思考,所以你更忙碌。缺乏思考的忙碌,犹如疯长的野草,如果熟视无睹、不求改变,将在习惯的支配下蔓延。
贲老师说:“别让不好的习惯支配了你的生活。”我已经工作了28年,先后亲历了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城市小学的教师生活,不同的工作环境,却有着同样的做教师的滋味——繁杂、忙碌、辛苦、疲惫。这4个词,也是现实中教师生活的写照。
每天忙什么?我们常常说,忙碌,没时间思考;其实,因为不思考,我们往往更忙碌。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忙不完的各种事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岁年年,朝朝暮暮,我们跨入校门,走进办公室,然后走向教室……这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墨守陈规的行程,实在是平平淡淡。我们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是习惯的反复而已,时间长了,习惯进入潜意识中,便成了秉性。习惯,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处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否则,我们仍只会继续那种我们以往一点一滴积淀的旧的行为方式。现实的忙碌,犹如疯长的野草,如果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那将恣意蔓延。经济学家汪丁丁说:“我们需要思考,尤其在忙碌的生活之流里停下来思考。”
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事情,我们要分析:有些是可以不做的,有些是可以简单地做的,有些是要用心精致地去做的。如果三类事都用一样的态度与方式去对待,那么我们就可能无所事事或像机器转个不停,最终的结果基本是一事难成。当然,不同的人对三类事的甄别与选择是不同的。我们,有所坚守,又要有所放弃。我们每天的时间,有些是要被别人支配的,有些是属于自己支配的。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能保证有尽可能多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从中保证用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吗?因为思考,我的工作变得更有效;因为有效,我的思考得以更充分。这样的良性循环,这是思考所引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