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漫谈式散文我和文学那点事想法
论名——寒士留名论(自有我道)

论名——寒士留名论(自有我道)

作者: 凭栏情动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13:29 被阅读4次

名之者何也?千载不灭者也,昔者文丞相疾呼“留取丹心照汗青”,亦名之者谓也。大凡人活一世,少有不慕名者,然丹青有限,史书无多,求名者多如牛毛,留名者几如牛耳。故曰留名者难矣,贫寒之士甚益。

向李斯观鼠所感“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由是而立功名显达之志,转而向荀卿攻帝王之术,就而辅秦王,立一统之功业,终登将相之高位,了平生愿,其大幸也。然郁郁寒门之士,似斯之幸者无几。大略不得志,转而寄情山水者有之;求仙了道者有之;沉迷声色者亦有之。左思有言:“世冑蹑高位,英俊臣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大抵史册之有名姓者,多是世胄贵族之流,至于寒士,百无一也。

或曰,君子安贫乐道,“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现世仍持此论者,多为腐儒尔。若呕心于书册,沥血于修身者尽是饥寒交迫之人,衣衫褴褛之辈,则今世乃至后世无有从此业者。以德求显达,以才求声名,此非鸡鸣狗盗之行,乃青天白日之作为也。于情于理,皆可为也。

寒士求名虽难,亦有可得之法。法之有二:一曰依附之法,二曰自行之法所谓依附之法:即依长者、尊者、贵者、有名望者附之,使己自长、自尊、自贵、自有名望。太史公愤笔有言:“闾巷之人,欲砺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不附青云之士,微寒难以立名。此法虽有从尊向贵之嫌,但自古有之。梁园辞家、金谷众友,皆不能尽脱此法。所谓自行之法,即以一身之才力,建靡靡之功业,成不朽之名。此法善则善矣,然其行也艰,其成也难,一如崎岖陡峭之山路,险峻而少人行。

盖自古留名于世者,须有建功兴业之举。若非如此,徒有虚名尔,不足谈也。凡大丈夫,立真名,名必副其实名不副实者,欺世盗名也。

至若建功兴业,各人有所不同,务在识己所长,以就术业,勤习精思,方有所成。无论古今,其理一也。

乱曰:处世之不易兮,古今亦然;人心之炎凉兮,往来未变,汲汲以求名兮,常情既久。

                   

                    劝寒士

自当勉励少怨言,留心与力功业间。

我辈有为贫寒士,必将不朽立人间。

相关文章

  • 论名——寒士留名论(自有我道)

    名之者何也?千载不灭者也,昔者文丞相疾呼“留取丹心照汗青”,亦名之者谓也。大凡人活一世,少有不慕名者,然丹青有限,...

  • 《寒士论茶新三论》

    1 春节回乡下拜年,与阔别已久同学的相聚,同学颇为神秘地跟我说,带你去一地方喝茶,保证你觉得有意思。到了地方一看,...

  • 《道德经》——上善若水,天道无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虽说如此,但可论之道未必就不是真的“道”。 笔者不才,浅读《道德经...

  • 2020-01-10

    入行论第六课笔记 一、科判介绍 《入行论》分论名与论义两个科判,论名前面已经讲完,论义分三个方面。 甲二(论义)分...

  • 商战之企业文化篇

    商战5之企业文化 其实企业文化我并不想写,因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之道,论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本身就论...

  • 道家思想篇

    老子的这一章,主要就是论道,论有无,论静,论柔弱; 老子的道论:从道的体用两方面来解读道的哲学内涵 一、道之体 1...

  • 《东西文化比较与现代环境观的建立》8

    《东西文化比较与现代环境观的建立》8 老子《道德经》的环境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

  • 道教与道家有关“道”的相通之处

    道教与道家理论的血脉相通处,主要体现在形而上之道论上,特别是道体论上以及养生论上。在道论方面,一般道教信徒和初期道...

  • 帛书《老子》上部—道论

    【上部·道论】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

  • 《王九怪闲话@书中自有诗意在》

    天涯过看书中自有金宝库 哲学论好书自有妙计在 哲学道好书中自有诗意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名——寒士留名论(自有我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ex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