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三字经》三——贵专

作者: 山水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22:21 被阅读153次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先看字面的意思:如果不进行教育,那么原本相近的本质就会偏离轨道。教育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这句话之中,重点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是教与不教。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需要讨论的问题,除非是真的遭遇到了什么不可抗拒的因素,不然的话,哪有不让孩子求学上进的家长。但是真的有人是“不教”的,因为很多人只是参与了教育的形式,而没有获得教育的内容,更没有得到教育的精神。教育的真正目的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完善的人格。这两个方面其实也是缺一不可,而且后者更为重要。还记得前一篇讨论的那个“习”字吗?学校教育只是教育全过程中一个很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这两方面的影响才是“习”的影响,是能让人“相远”的地方。古今中外,学校教的东西都是文学、科学、技术这类学识方面的内容,真正的那个“教”的重任其实是需要家长肩负起来的,那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包括思维方式的培养、为人处世的训练、价值标准的形成等等。这些方面的教育,其实在中华民族一直有着优良传统和十分丰富且有益的经验,试看名家家训,道理几乎都在里面了。说到家训,笔者最推崇的还是《钱氏家训》,因为在这个家训的熏陶下,无锡钱门千年不衰,而且在近代百年中英才辈出,堪称传奇。至于《钱氏家训》的内容,朋友们可以百度下,这里就不转载了。其实家庭教育说来也简单——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先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这样孩子就有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个“习”就会对他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第二是“贵以专”的问题,其实说的就是要有恒心。凡事贵在坚持,但是这个坚持不应当是苦苦的支撑,而应当是基于兴趣的乐此不疲。这一点就是为人父母教子,或为人师长育人都需要重视的问题了。曾国藩训导诸弟即以“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要想做到专之以恒,需要的其实并不是毅力,至少不仅仅是毅力。凡事只要有良好的引导,能让一个人基于兴趣而真正用心的,长久不懈的做下去,任何一个方面都会有惊人的成绩,这就是古语说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比如:现在社会中普遍都说电脑游戏对孩子的危害不小,但是也要看到电子竞技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运动项目,国际间以国家为参赛单位的比赛每年并不少。那么沉迷电玩有害,但是真正能研究出门道,通过不懈努力真正成为其中高手,一样可以为国争光。世上最好之事莫过读书,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在那里做出看书的样子,不能专心致志深入其中,那一样是白白浪费生命,终至一事无成。所以说教育方面来讲,专心一念、持之以恒,这个“专”字确实可贵,但是这个可贵的宝物,还要通过正确的使用,才能发乎出威力。这个使用的方法,兴趣是一方面,愚以为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淡泊的心。急功近利是专心一念、持之以恒的最大敌人。因为要想专心一念,就不能过多的去考虑功名利禄、得失荣辱。真正能专心一念做一件事情的人,也无暇顾及于此。另一方面,持之以恒呀,为什么要持之以恒,因为每天只能做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呀,看不出成绩的,所以要一点一点的去积累。越是重大的事情,乃至伟大的事情,越是见效慢,所以叫“积土成山,聚沙成塔”。那么,能不能耐受得了那份清贫,有没有舍得一世荣辱成就万世伟业的气魄,这些都是重大的考验。古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个时间的考验想要能经受得住,真的不容易。

真正要有所成就,那就为了乐趣去做一件事情,只要收获快乐就好。如此,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局。

诸君不妨一试。


详解《三字经》目录

相关文章

  • 详解《三字经》三——贵专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先看字面的意思:如果不进行教育,那么原本相近的本质就会偏离轨道。教育的道...

  • 搬家

    一间教室黑板上写着“三字经”三个大字,老师领着学生一句一句的读着《三字经》“教之道,贵以专”“教之道,贵以专”“昔...

  • 经典诵读(二)

    《三字经》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①苟:如果 ②迁:迁移,改变。 ③道:法则,规律。 ④贵以专:以专一...

  • 石岩磊/教之道,贵以专

    《三字经》人物之二 教之道,贵以专 文/石岩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安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三字经 她的家,隐藏在...

  • 2017-9-9 ,9-10亲子阅读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2019-12-25

    三字经歪解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三字经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择领处 子不学 ...

  • 三字经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 三字经

    三字经 宋朝 · 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

  • 这么乖的孩子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教育孩子是门大学问。 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网友评论

  • 山水国学: @佐撰 专这个字,我还是看甲骨文这个字的字形有的体会,甲骨文的这个字,表现的就是往线轴上缠线。那么学习来讲,就是要用这种缠线的方法吧,适中往一个方向走,回头不行,那就白缠了,停下不行,那线轴就不能继续变粗了。我现在理解的“贵以专”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吧,或者说是人生做学问也好,做事情的好的一种态度。
  • 佐撰:这个“专”字到底怎么解,我也是很纠结。这是我过去写的,一起讨论:
    “贵以专”,专什么?不知道。专业?专精?专一?专注?我倾向认为是专一(当然,这不见得是作者的本意,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也就是说,用从一而终的价值观以从一而终的标准施以从一而终的教育。不能今天红口白牙说撒谎不对,明天自己就脸不红心不跳地顺嘴掏瞎话;不能今天高兴了考八十分奖块糖吃,明天不高兴考八十分赏顿臭骂;更不能闲了严加管教,忙了滚一边去。但实际上我们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就是不“
    专”,一边厢逼着孩子学习,大讲学习多重要,一边厢自己打麻将看电视上网扯淡,宁死也不读书。成人往往是惯用双重标准来要求孩子和自己的,对孩子,要求他成龙成凤,对自己,则随波逐流,典型的“宽于律己,严以待人”。这种教育要么南辕北辙完全达不到目的,要么养出一个口是心非、巧言令色之徒。

本文标题:详解《三字经》三——贵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db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