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开篇提到的理论是培养孩子,其中对于孩子的期望与方法非常的感同身受,因为我家小孩目前快4岁,比较皮比较任性,喜欢听夸奖,只有夸她,才有动力主动吃饭上厕所等活动。所以一面担心她长大了会不会被宠的太厉害,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关心的不够,会导致孩子发展不如别人。
书中开篇提到了「期望理论」「自证预言」与「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三个理论都源自于心理学的经典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是动机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个体自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也越强。公式为
期望效用=结果效用✖️发生概率
自证预言,是指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个事情会发生,则这个事情大概率会发生,是因为你相信他,所以你会去做努力,进而会导致你实现他。这是因为人们在发生某些事情的时候,会主观给出解释,虽然这个解释未必准确,但人们会倾向于不断去验证这个观点。在生活中常见的是标签体系,如果我们在开始的时候给某个人打上了某个标签,后面这个人做的事情我们都会倾向于强化这个标签。例如你认为一个人偷懒,你开始观察这个人,发展了这个人偷懒的种种表现,更加证实了你的推测,虽然这个人偷懒的表现可能比一般人更少,但是由于你前面已经做出了类似的判断,会导致你不断的去强化这个观点。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常用在咨询和教育领域,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会对学生的成绩提高产生正面反应。例如老师随机在班上抽取5名学生,告知他们智商很高,然后这5个人随后的半年里面成绩都会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应,这个实际上就是自证预言,因为老师会不知不觉间会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反馈,导致这些学生的成绩大幅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