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辨与立场(1)

思辨与立场(1)

作者: SharronSoon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21:31 被阅读0次
未经审视的人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苏格拉底

       自从有了互联网后,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也是一个真假莫辨认的世界。在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中,真相变得越来越模糊。辟谣平台顺应而生,甚至连微信也专门有了辟谣公众号,但其实多数热点事件的时候通报和辟谣效果都不好,因为面对与自己相信的事情相悖的信息时,大多数人都不愿因非难自己的思维方式,往往采取逃避态度。

     “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如果问你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可能大家可能会说:“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观点”。其实这是错的,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本质是批判自己的想法,因为每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遮蔽性。例如陕西人认为面条最好吃;希特勒认为犹太人具有民族劣根性,所以我们需要批判性思维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

人的思维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较低层次的思维:特点是毫无反省,仅仅依靠思维惯性和直觉作出决定。

2.高级层次的思维:特点是选择性反省,并且能意识到糟糕的思维会威胁到我们的生活,但主要将思维用在了逃避责任和诡辩上,即使用双重标准对待别人和自己。

3.思维的最高层次:反省外显化、最高水平的技能和一贯的公平合理。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就是指这种思维的最高层次。

通过逐步训练,普通人也可以具备批判性思维,但我们首先得了解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有何特征?

1.认知谦逊:承认自己不是无所不知的。当你决定用听书、看书的方式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认知谦逊。

2.认知勇气:愿意挑战自己的信念,比如一个无神论者,敢于研究神学著作并去理解这些思想;达尔文不惜与整个教会反目,鉴定地发表了进化论。

3.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比如你抱怨男朋友下班回家往沙发一躺不愿意和你交流,但事实是身为互联网app运营总监的他一整天都在和程序员、UI和上司沟通协调甚至是撕逼,下班之后只想静一静。

4.认知一致:用同一个标准对待自己和他人。例如时不时评价某某同事没有道德,但自己还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手扔垃圾。

5.认知坚毅:克服惰性,直面复杂性问题。 可能有些人嘴里嚷嚷着要养成批判性思维,但遇到难题忍不住打退堂鼓,任凭思维惯性将自己带向远方。

6.依赖推理:遵从证据和推理的指引。 遇事不带主观评判,抛弃任何不能通过证据和理性思考得到的信念,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用事实和证据说话。

7.思维自主: 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从众是人的本能,美国有一起发生在居民区的凶杀案,一位女士在下晚班回家的路上被杀害,歹徒的行凶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期间有路边的居民打开窗户伸头往外看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报警。这件事情见报后,有很多人指责说城市生活让人变得越来越冷漠。后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时的人们都被从众心理控制了,陷入了群体无知的状态。

以上各种思维特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可能会同时使用到多个思维要素。

相关文章

  • 思辨与立场(1)

    自从有了互联网后,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也是一个真假莫辨认的世界。在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中,真相...

  • 读《思辨与立场》1

    反省外显化,技能高水平 观察模仿加借鉴、他人指导,练习,反馈,反思(评估、总结),纠正。 挑战与适应。

  • 笔记1:思辨与立场

    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一般会具备以下几种思维特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问题锻炼我们的相关思维能力。 1.清晰性 你能就那一点...

  • 《思辨与立场》

    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批判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想法。 批判性思维告诉我们的是:一切正确的思维的根本,就是在任何...

  • 思辨与立场

    Part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一、你了解自己的思维吗 当热情转发过的事件出现反转后,你会如何对待? 2006年因为法...

  • 《思辨与立场》

    ​今天我们讲《思辨与立场》。 思维有三个层次。 一,低级思维,从无反省,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正确,从来没有认为自己这样...

  • 《思辨与立场》

    这本书已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也是我经常推荐给书友的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烦...

  • 《思辨与立场》

    【今日金句】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成为可以成为的人。 [美]理查德·保罗 琳达·埃尔德 ...

  • 思辨与立场

    昨天听樊登说书《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不是去反驳对方的观点,成为杆精。而是最应该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 ...

  • 思辨与立场

    本书是非常学术讲原理的一本书籍,英文名叫批判性思维,整个一本书都是在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其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影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辨与立场(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pdlqtx.html